Skip to main content

半自助/自助隱形牙套矯齒療程風險高 促加強措施規管業界增消費保障

  • 2023.01.16

展露笑容若齒如齊貝,往往倍添自信,但牙齒矯正治療(俗稱箍牙)一向予人印象收費昂貴,療程過程既辛苦又美感欠奉,打理亦頗花功夫。隨著箍牙技術及物料日益進步,新興的隱形牙套矯齒療程,標榜無礙外觀及方便清潔,收費更是相對廉宜,故吸引不少人躍躍欲試。不過,消費者委員會向6間隱形牙套品牌的公司查詢其相關的隱形牙套矯齒療程資料,發現只有4間表示會由本港註冊牙醫進行牙科檢查及於療程期間跟進。另有1間公司只提供3D牙齒掃描,不設牙科檢查,並聲稱由「矯正醫生」支援療程,及透過應用程式遙距監察箍牙進度;另1間要求消費者先付款購買療程後才安排牙科檢查,而療程期間並無牙醫跟進。消委會認為,箍牙是一項專業的醫學治療,若沒有註冊牙醫跟進對消費者極度缺乏保障,建議政府密切留意以這類模式運作及無本港註冊牙醫跟進的矯齒服務對消費者的風險。消委會亦提醒消費者,不應因為收費較相宜或貪方便,隨便接受沒有牙科檢查或註冊牙醫跟進的療程,以免出現問題時,除了對牙齒造成永久損害,亦難以追究責任。

是次調查於2022年9月至12月進行,消委會在網上搜尋了6間隱形牙套品牌的公司,並以顧客身份進行網上免費評估,包括回答簡單問卷,及按部分網站指示上載口腔照片,其後接獲有關公司的電郵或透過即時通訊軟件作初步跟進評估。消委會亦派職員以神秘顧客身份,到訪當中以半自助式提供服務、沒有牙醫跟進,以及其收費為最低之牙套公司接受免費諮詢。

隱形牙套只適合簡單至中度複雜個案

傳統的固定式牙箍需要由牙醫戴上及除下,牙箍亦較易造成口腔磨損,需要時間適應。隱形牙套則屬於活動式牙箍,使用較方便舒適。其物料一般為透明塑膠樹脂(例如TPU、PET),箍牙人士可以自行除下及戴上,不會影響進食和方便清潔牙齒。隱形牙套的原理是利用電腦設計矯齒過程,以立體打印技術製作多副牙套,每副牙套與上一副有輕微分別,通過牙套與牙齒預定接觸點產生些微壓力,將牙齒推動至所需位置。隱形牙套一般需要每天戴20至22小時,並需定期(一般7至14天)更換新牙套,才能達致預期的治療效果。不過由於有關技術較新,故不適合複雜的牙齒矯正個案,例如需要拔牙、較嚴重的哨牙、倒及、開咬、深咬或牙冠短。

部分療程非由註冊牙醫跟進甚或需顧客自理

6間隱形牙套公司的療程模式大致可分為4種。

第一類屬於由牙醫主理及跟進療程。在4間表示有本港註冊牙醫跟進箍牙療程的牙套公司中,有3間表示其角色主要為物料供應商,整個箍牙療程,包括療程前的牙科檢查、定期覆診及跟進,均由註冊牙醫主理,費用亦由牙醫訂定及收取,一般約需$24,000至$50,000。有公司表示可為顧客預約網絡牙醫,亦有公司表示不能直接介紹牙醫,但可提供有使用其隱形牙套的牙科診所資料供顧客自行聯絡。

第二類屬限定牙醫及限定諮詢次數療程,模式是顧客必須由該公司轉介到合作牙醫,並且一般提供3次至4次牙醫諮詢及跟進服務,包括療程前檢查、試戴牙套及磨牙(如有需要),所需費用由$16,800至$26,800。但療程前的牙科檢查收費($1,500)另計。於療程期間若出現牙齒問題,可先向該公司的售後服務員查詢,如需要約見牙醫則需另付診金。而向顧客講解模擬矯齒效果預覽圖及其他售後服務則由該公司負責。

   第三類屬沒有牙醫跟進的半自助療程。以此模式運作的1間公司只提供療程前牙醫檢查及掃描,療程期間不會有牙醫跟進療程,牙套公司亦不會主動聯絡顧客監察療程進度。但在消委會職員透過即時通訊軟件作初步查詢時,訊息中卻顯示「香港牙科醫生免費跟進」的字眼。

第四類為沒有牙醫檢查和跟進的遙距式療程,不論療程所需的隱形牙套數目,劃一收費$16,000,另加$500療程前的掃描費用,不設牙科檢查。療程期間主要透過網上跟進及聲稱有一隊「矯正醫生」支援,顧客須透過相關應用程式上載牙齒近照供「牙醫」審視,而「牙醫」有機會是本港註冊牙醫或海外註冊牙醫。

實測:職員目測判定療程  需先付款後檢查

基於第三類模式的療程看似有牙醫支援,但其角色及參與程度均欠透明,消委會遂派職員以神秘顧客身份,到訪這間提供半自助式箍牙療程、收費為6間之中最低的牙套公司接受免費諮詢。該公司職員表示,如欲接受療程前的牙科檢查及掃描,需先付款購買$15,000或$19,000的計劃。該職員介紹其療程的優點,包括「價錢平」、「很多個案都毋須剝牙、只需磨牙縫」、「性價比高」等,並強調其套餐價格較低的原因是因為直接由牙套公司提供箍牙療程,而非經由牙醫進行,惟顧客需要自行佩戴牙套並監察進度,若期間出現問題,公司可以提供跟進服務。該公司職員其後觀看消委會職員前排牙齒,便「確定」需選用收費較高之療程,並表示矯齒方案由海外「牙科實驗室」及「矯齒科醫生」設計,可以不用拔牙,只需磨牙縫便可讓牙齒移動到合適位置。

箍牙不當可致牙齒壞死補救恐為時已晚

 衞生署表示磨牙縫必須要精準,否則磨除過多琺瑯質可能暴露牙齒內層的象牙質而導致牙齒疼痛,亦增加蛀牙的風險,因此必須由專業的牙科醫生經過詳細檢查、診斷、計算及計劃而決定。香港牙醫學會指出,箍牙前若沒有進行X光檢查有機會將牙齒移動到不當位置,甚至離開牙槽骨而出現牙齦和牙骨萎縮等併發症。如果療程期間只依靠顧客上載照片,甚或由顧客自行監察進度,當發現牙齒出現問題時,可能已經發展至嚴重階段,例如咬合出現問題、牙齒壞死或牙周問題等。若因此而需要接受牙齒專科治療,並需繳付高昂的治療費處理,那便得不償失。

萬一療程出現問題要追究責任,消費者亦可能會遇上困難。目前,本港註冊牙醫的醫學治療受《牙醫註冊條例》及其附屬法例規管,任何人如非註冊牙醫而在香港以牙醫身份執業,都有可能觸犯《牙醫註冊條例》。但是次調查部分療程聲稱由「海外註冊牙醫」或「矯正醫生」遙距跟進,他們是否具備相關資歷及訓練已經難以證實,再者,若要追究責任,他們亦未必受本港法例監管,對消費者欠缺保障。如療程不涉及本地註冊牙醫,消費者只可以追究牙套公司;牙套公司雖然受《貨品售賣條例》及《服務提供(隱含條款)條例》規管,必須提供與說明相符的商品及以合理程度的謹慎提供服務,然而,如牙套公司位於外地,消費者要追究責任會非常困難。

消委會指出,箍牙屬專業服務,是一項必須由註冊牙醫進行並監察的醫學治療,然而,市面部分牙套公司或中介將箍牙療程包裝成商品及服務直接銷售予消費者,將複雜的治療程序以流水作業式處理,讓顧客自理,對消費者構成極大風險。消委會認為政府有需要密切監察以這類模式運作及沒有註冊牙醫跟進的療程對消費者的風險,如有需要,採取有效措施包括須考慮是否規管這類自助/半自助式矯齒服務,以提升對消費者的保障。同時,亦要加強教育消費者,不應因為收費吸引或貪方便,接受由非本港註冊牙醫進行檢查、診斷及跟進的矯齒療程,以免出現問題時,除了要承受難以補救的皮肉之苦及金錢損失外,亦難以追究責任。

箍牙基本上沒有年齡限制,美國矯齒學會及香港矯齒學會建議小童在7歲或之前便可接受首次矯齒科醫生檢查,以便及早介入一些早期治療,包括顎骨問題。長者亦可以因應需要,例如咬合問題或缺齒引致牙齒移位而進行箍牙,不過由於長者的新陳代謝較慢,牙齒移動所需的時間或較長。消費者若想箍牙需留意以下事項:

  • 即使箍牙療程聲稱有本港註冊牙醫參與,亦要了解清楚有關牙醫的參與程度,例如是否只提供前期牙科檢查,抑或整個療程都有參與,包括制定矯齒方案、提供定期覆診及實體跟進等;
  • 佩戴牙箍會阻礙清潔口腔,牙齒或牙肉健康欠佳的人士例如有蛀牙、牙髓病及牙周病,或有未妥善控制的糖尿病等,必須先處理好才進行療程
  • 箍牙人士在療程完結後的半年至1年需全程持續佩戴固定器,其後再按情況調節佩戴密度;若療程完結後完全不戴固定器,牙齒定必移位,因此,若希望在療程後維持良好的矯齒效果,便需遵照牙醫指示佩戴固定器。

 

訂閱全文: https://ccchoice.org/555clearalignerservice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