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去年一籃子超市貨品總平均價格微跌1.9%難抵疫情引致的升幅 第5波疫情期間常見食品及日用品類別平均價格攀升 市民百上加斤

  • 2022.04.13

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反覆,本港的物價受全球供應和物流失衡所影響,走勢幾近有上無落。2020年疫症爆發初期,超市多種食品和日用品一度被搶購一空,貨品價格飆升。及至2021年疫情稍為緩和,消費者委員會進行的2021年度超市價格調查顯示,一籃子共230項超市貨品的總平均價格,較2020年只輕微下跌1.9%。儘管多款貨品價格略為回落,然而部分貨品回落幅度未能抵銷之前一年的升幅,例如1款罐頭魚及1款罐頭肉去年的平均售價,仍較2019年分別上升17.2%和28%,消費者要繼續承受物價上升的壓力。

今年初,本港爆發第5波新冠疫情,期間再度出現超市貨品被搶購的情況,部分貨品價格攀升。為瞭解疫情下超市貨品價格走勢,消委會透過超市格價工具 – 「網上價格一覽通」收集今年1月至3月期間(截至3月23日),本港3間超市11組合共90項貨品的網上價格。調查發現3間超市共同有售的其中63項貨品於3月的總平均售價較1月上升4.2%,另外27項只於2間超市出售的貨品總平均售價則上升8.3%,全部11組貨品的總平均售價錄得0.2%至24.8%的升幅,其中升幅最高的3組貨品為包裝蛋糕、食米和雞蛋,升幅介乎8.2%至24.8%。

疫情下經濟民生已備受打擊,市民大眾的生活擔子百上加斤。消委會呼籲超市負起社會企業責任,致力穩定食品和日用品的價格,與市民共度時艱。同時,消費者在日常購買糧油雜貨時應貨比三家,善用格價工具,以減輕經濟負擔。根據「網上價格一覽通」的資料,超過6成貨品於不同超市的平均售價可相差逾1成至5成,消費者若按「網上價格一覽通」的最低價,到不同超市選購20項一般家庭會經常購買的貨品,較到同一超市購買有機會節省約15%開支。

2021年度超市價格微跌惟仍較疫情前高

消委會2021年度超市價格調查,採用超市的掃描數據,檢視本港3間大型連鎖超市(AEON、百佳和惠康及其附屬品牌超市)一籃子共230項貨品的總平均售價(簡稱「售價」),發現較之前一年下跌1.9%,但部分貨品的下調幅度仍未能抵銷之前一年的升幅。

在13大類51組貨品中,只有「糧油食品」類錄得0.1%的升幅,該類別下的「食油」組別的售價在去年上升2.6%,組別內的7款食油中,有5款的平均售價均錄得升幅,升幅最高為1款粟米油達13.2%。

至於前年售價升幅最高的「罐頭食品」,在去年的調查中跌幅則為最大,下跌5.3%。該類別下3組貨品的售價下跌幅度由4.5%至8.4%,當中以「罐頭蔬菜/湯」的下跌幅度最大;至於市民經常儲備的「罐頭肉」和「罐頭魚」,其售價在去年分別下跌4.9%和4.5%。其中「罐頭肉」組別內的全部6款貨品的平均售價均在去年下跌,惟仍較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平均售價高出15%至28%。以1款罐頭火腿豬肉為例,該貨品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的平均售價,分別為$10.7、$14.2及$13.7,去年的平均售價仍較2019年高28%。而在「罐頭魚」組別的其中1款貨品曾於2020年大升逾2成,該貨品在去年的平均售價($27.2)仍較2019年($23.2)高17.2%。

另一家中儲糧熱門之選「急凍食品」類別的售價,雖然在去年維持不變,但該類別下的「急凍糕點」的售價在去年上升3.4%。此外,該類貨品的「急凍點心/餐類」組別售價曾在2020年大幅上升10.1%,惟在2021年僅下跌1.4%,反映價格仍然高企。以下跌幅度最大的1款鮮蝦雲吞為例,平均售價雖下跌5.6%,惟在2020年曾大幅上升超過19%,相比之下,去年該貨品平均售價的回落幅度遠不及之前一年的升幅。

至於在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曾出現搶購潮的食米,其售價在連續3年錄得升幅後(2018年:10.7%;2019年:8.5%;2020年:4.7%),在去年稍微下跌2%。組別內9款食米中,除1款的平均售價上升7.6%外,其餘8款的平均售價錄得介乎0.6%至5.4%的跌幅。

去年在所有組別中,以「薯片/脆片」的總平均售價升幅最大,達4.1%;至於去年跌幅最大的貨品組別為「女士衞生用品」及「牙膏」,分別下跌12.1%及9.2%。

5波疫情下部分超市貨品於3月攀升

2022年初爆發第5波疫情,消委會從「網上價格一覽通」選取其中11組共90項貨品,比較在2間或3間網上超市有售的貨品價格,包括食米、罐頭食品、即食麵、麵包蛋糕、雞蛋和廁紙等。調查先比較2月與1月的平均售價,以及3月與2月的平均售價,然後再比較3月與1月的平均售價差異。結果無論在2月或3月的售價,都較之前一個月為高。其中63項於3間超市有售的貨品售價在2月較1月高2.9%,而3月則較2月高1.2%。如3月份與1月比較,其售價則上升4.2%。

調查發現在3月第5波疫情最嚴峻之時,市民為留家抗疫做準備,市面再現搶購物資潮,全部11組貨品的售價都有上升,由0.2%至24.8%,升幅最高的4組貨品均為日常儲備食品,分別為「包裝蛋糕」(24.8%)、「食米」(9.2%)、「雞蛋」(8.2%)和「罐頭蔬菜/湯」(6.8%)。

若分析每間超市於3月比對1月的平均售價變動情況,其中A超市全部11組貨品的售價均有上升,升幅最大是「包裝蛋糕」,達46.8%;B超市亦有10組貨品的售價上升,其中以「食米」升幅最高,達11.4%;C超市雖然只涵蓋其中7組貨品,但全部7組貨品的售價均上升,同樣以「食米」的升幅最大,達8.3%;綜觀7組(63項貨品),在3間超市有售的貨品的總平均價格升幅,仍然以A超市最高(5.5%),其次是B超市(4.8%)及C超市(2.2%)。

善用「網上價格一覽通」可節省1成半開支

調查顯示,同一貨品在不同超市的網上售價會有差異,以3月份90項貨品的平均售價為例,除1項貨品外,同一貨品於不同超市的最高和最低平均售價相差由0.1%至最多55%,當中逾6成貨品(57項)的平均售價相差超過1成。差異較大的貨品主要集中在「罐頭肉」、「罐頭蔬菜/湯」、「罐頭魚」、「即食麵」、「衞生紙/盒裝紙巾」及「急凍點心/肉」等組別。故不同超市售賣同1款貨品的價格可以相當懸殊,面對糧油雜貨和日常用品價格不斷上升,消費者宜貨比三家,並善用「網上價格一覽通」,精明消費。

調查並以一般家庭會經常購買的20項貨品為例,若消費者慣性於A超市購買相關貨品,總消費金額需$664.4,如透過消委會的「網上價格一覽通」格價後,到不同超市選購最低價之貨品,則只需約$567.1,可節省15%($97.3)。小數怕長計,如每月要去超市入貨數次,所節省的金錢若能精明格價可以更高。

消委會將繼續密切監察疫情下各種貨品價格的變動,並適時公布,提醒市民精明選擇。消費者亦可隨時透過智能手機或電腦,瀏覽消委會的「網上價格一覽通」(https://online-price-watch.consumer.org.hk/)比較6大超市、食品店及個人護理用品店,每日更新逾2,300款熱門貨品的價格,讓消費者毋須親臨超市,都能掌握各類貨品的價格走勢。

 

訂閱全文: https://ccchoice.org/546pricewatch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