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就過去多年收費電視服務的投訴個案不斷上升,表示關注。
2004年開始投訴大幅飆升,由2003年的320宗大幅上升3倍至1,010宗。2005年更上升至2,200宗,去年為2,909宗。
今年首3個月消委會共收到867宗有關的投訴,比去年同期的735宗上升18%。
投訴數字的升幅雖已放緩,但短期內看不到消費者對收費電視服務不滿意的情況有逆轉。
消費者提出的投訴主要涉及3方面:
第一,用戶在合約期內搬到的地區沒有服務覆蓋,但卻不能凍結服務。
第二,自動續約前沒有通知客戶或取得客戶同意。
第三,推廣時採用不良銷售手法,例如推銷員所述的收費、服務計劃內容包括的台數,合約期限等資料與合約所列不同,或聲稱不安裝收費電視便無法在推行高清數碼地面電視後收看現有的免費電視台等。
為提醒消費者留意收費電視的服務和收費,消委會就現時4個服務商的服務資料和收費進行了調查。
用戶搬遷而新居不在服務覆蓋範圍內,4間公司有不同做法。包括改用其他方式傳送服務;把有關服務計劃轉贈親友,須一次過繳付餘下期數月費總數,或因應個別情況作出適當安排。
其他調查結果重點包括:
- 主要有兩種月費收費模式。基本服務月費,用戶可收看數十個指定頻道;或用戶自選所需頻道,費用根據所選頻道多少而定,對只固定收看某幾個頻道的用戶來說可能較化算。
- 有固定合約期的月費計劃收費由最低$148(簽約12個月,包38頻道),至$359(合約為期18個月,包84頻道)。
- 其他費用可包括首次安裝費由免費至$600,搬遷費由$150至$600,按金由免費至$1,200,若租用解碼器月費則為免費至$120。
- 頻道數目由42個至超過130個。
- 合約期一般由12至24個月,若中途取消服務,一般須一次過繳付合約剩餘期數的月費總額。
- 其中兩個服務商提供「毋須簽約」月費計劃,無固定合約期,但月費比「簽約」者高出34%至104%。
- 客戶須於合約到期前30天或一個月以書面通知不再續約。
鑑於消費者對收費電視的投訴持續上升,消委會給服務商提出改善建議。
首先,立約前應向消費者詳述合約內容,確保消費者明白。
第二,應盡量避免透過電話立約,避免誤解和不必要的爭拗。
第三,提供「毋須簽約」的按月收費服務計劃予消費者選擇,或推出較短期合約(例如3個月或6個月)。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