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香港美容業為了加強行業自律及提高消費者的信心,攜手制定營商守則。

  • 2004.08.04

香港美容業為了加強行業自律及提高消費者的信心,攜手制定營商守則

消費者委員會聯同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及香港美容業總會,在今天(八月四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中,宣布上述決定。

超過五十名來自美容業不同業務性質及有關的經營者代表,出席今日舉行的「促進香港美容行業健康發展」研討會,對制定營商守則的行動,表示認同及支持。

負責研究及制定營商守則的「美容業營商守則研究小組」現已正式成立。小組成立初期由消委會代表擔任召集人,十一名成員分別來自上述兩個商會及其他有關的行業代表:包括美容學校、中小型及連鎖美容院、及產品及儀器生產商代表等。

小組即將展開工作,預計需約一年完成守則。

消委會總幹事陳黃穗女士指出:消委會積極鼓勵及協助各行各業制定營商守則,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及保障消費者權益。

她強調:營商守則可協助經營者向顧客提供清晰的資訊、加強與顧客的溝通、設立處理投訴的機制、及協助行業遏止不公平營商手法。

這將有助提升發展迅速的香港美容服務及產品業在亞洲的地位。據最近的調查顯示,本港受僱於美容業的人士達32,937人。

香港美容業總會召集人葉世雄先生相信營商守則有助加強美容業的專業形象。營商守則可為行業帶來新商機,並減少政府立法管制的需要。

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蔡浩生先生承諾協會將致力推動可持續及健康發展,及提升美容服務業的質素。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梁適華先生亦有出席研討會,與美容業代表分享當年黃金首飾業如何推動行業自律,令香港成為內地及海外旅客選購金飾的熱門地點。

近年,美容業在崇尚美顏、纖體風氣及內地「自由行」的帶動下發展蓬勃。過去幾年,消委會接到有關美容業的投訴亦有遞增的趨勢:由2001年的331宗、2002542宗、2003501宗、上升至今年首六個月的226宗。相對於接受美容服務人士,投訴的比例不算高,但仍須關注。為增加消費者對美容業的信心,經營者應特別留意下列最多消費者不滿的問題:

  • 推銷手法
    常見的手法是美容師在療程進行中,不斷向顧客推銷新的療程或美容產品,縱使顧客仍有大量未用的套票,仍繼續遊說顧客買入新的套票,由於金額相當大,顧客往往需要以信用咭付款。
  • 服務提供
    一些經營者大量出售套票,顧客嘗試多次預約,都未能取得服務。經營者應訂下美容師與顧客的比例,訂立合理的預約服務時間。
    此外,有部分經營者的誇張或誤導宣傳,消委會亦表示關注。
  • 預先繳費模式
    預先繳費是美容業十分普遍的收費模式。消委會並不完全反對這種收費模式,但行業應小心考慮,如何減低消費者因美容院突然倒閉所承受的風險。
    事實上,經營者不應完全依賴消費者預繳的費用,作為營運資金,預繳費用只可佔營運資金的合適比例,並應考慮到經營者本身能否落實對消費者所承諾的服務。
  • 服務水平
    具水準的美容產品及服務,不單可以吸納本地的消費者,更可吸引內地及海外遊客,有利美容行業的長遠發展。
    近年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美容產品和服務的安全。因此,美容師的培訓及資格考核,應達至認可的專業水平,職業訓練局多年前已開始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