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552期
實測30款牙膏重金屬、致敏香料含量
有兒童牙膏偏酸性 琺瑯質易受損
蛀牙、牙周病、牙結石、牙肉敏感、口臭等等,都是常見的口腔問題。市面上的口腔清潔產品除基本潔淨功能之外,不少還標示了其他功效,例如抗敏感、美白、防牙石。要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口腔問題,應每天早晚刷牙,並選用適當的牙膏。本會測試市面上30款普通和兒童牙膏,發現部分樣本的酸鹼值和氟含量未能符合內地標準;此外,有27款樣本檢出微量重金屬,另有16款樣本檢出歐盟限制使用的過敏香料,消費者應小心選擇。
本會在2022年3月至5月從大型連鎖超市、百貨公司、個人護理用品店等地方搜集了30款牙膏樣本,每包裝售價由$10至$100不等;當中包括17款普通牙膏和13款兒童牙膏,其中16款在包裝上標示適用年齡;另有6款兒童牙膏和6款普通牙膏在包裝上標示了含氟化物及/或其氟含量。
測試根據內地《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和標準GB/T 8372-2017進行,包括檢視產品的外觀和穩定性、重金屬含量(砷和鉛)、酸鹼值、氟含量和微生物含量。另外,亦參考了歐盟《化妝品法規》(Cosmetic Directive)以測試常見於牙膏的過敏香料(allergic fragrance)和有害物質,當中包括丁香油酚(eugenol)、檸檬烯(limonene)、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DEG)、三氯生(triclosan)、氨基己酸(aminocaproic acid)。
長期接觸過酸(酸鹼值太低)或過鹼(酸鹼值太高)的口腔清潔產品會影響牙齒和口腔健康。根據內地標準GB/T 8372-2017的要求,牙膏的酸鹼值不應低於5.5或高於10.5。測試結果顯示,17款普通牙膏樣本的酸鹼值介乎6.4至9.5,全部符合標準;惟13款兒童牙膏樣本的酸鹼值則介乎3.8至8.2,當中3款樣本包括「Elmex」(#6)、「Dr Brown's」(#12)和「Tom's」(#13)量得的酸鹼值分別為5.0、3.8和4.8,未能符合標準要求。
香港牙醫學會代表陳慧玲醫生表示,當口腔環境的酸鹼值降至 5.5(或稱為臨界酸鹼值)以下時,牙齒的琺瑯質有機會開始被溶解。雖然日常飲食中有不少酸性食物的酸鹼值或會低於5.5,但由於刷牙時,過酸的牙膏加上牙刷的摩擦或會弱化牙齒表面,甚至導致磨損。因此,建議消費者應避免選用酸性牙膏。
相關產品資料和測試結果已交由海關跟進。
30款牙膏樣本中,有6款兒童牙膏和6款普通牙膏在包裝上標示了含氟化物及/或其氟含量。
消費者可留意產品上標示的氟化物名稱和含量去選擇合適的牙膏。
測試結果顯示,6款兒童含氟牙膏的游離氟含量為0.042%至0.061%,當中2款樣本未能符合內地標準GB/T 8372-2017的要求(兒童含氟牙膏的可溶氟或游離氟含量應為0.05%至0.11%),包括「Baby Coccole」(#5)和「Elmex」(#6)檢出的游離氟含量分別只有0.042%和0.046%。長期使用氟含量低於標準的牙膏,或未能為兒童提供足夠的口腔保護;研究指在牙齒形成的階段(6個月至6歲)定期攝入氟化物,可使牙齒得到更佳保護,並形成更堅固、更能抵禦蛀牙的牙齒。
另外,17款普通牙膏樣本中,有9款檢出氟化物,惟當中只有6款在包裝上標示含氟化物及/或其氟含量。9款樣本檢出的游離氟含量為0.084%至0.140%,整體游離氟含量較兒童含氟牙膏高,全部符合內地標準GB/T 8372-2017(含氟牙膏的可溶氟或游離氟含量應為0.05%至0.15%)。
其餘15款沒有標示氟含量的樣本則沒有檢出氟化物。
測試結果顯示,7款牙膏樣本檢出砷,檢出量由每公斤0.088至0.29毫克,符合內地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要求(砷含量不得超出每公斤2毫克)。另外,26款樣本檢出鉛,檢出量由每公斤0.052至0.80毫克,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要求(鉛含量不得超出每公斤10毫克)。
雖然全部樣本的砷及鉛檢出量均符合內地標準要求,但由於重金屬可積聚於人體內,對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部分檢出重金屬的兒童牙膏樣本標示為適合嬰幼兒使用(3歲以下),由於嬰幼兒未必懂得漱口或把牙膏和泡沫吐掉,建議家長應在旁指導嬰幼兒刷牙,以盡量減少兒童把牙膏吞服的機會,降低攝入重金屬的機會。
砷(Arsenic)是大自然的常見元素,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在大自然中,砷多以無機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火成岩和沉積岩中。它們最終會進入土壤、空氣和水中,又或隨風飄散。無機砷對人類造成的毒性影響較大,而有機砷的毒性則相對較低。在日常生活中,如長期攝取無機砷,有機會導致外周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另外,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亦指出,持續攝入高濃度的砷或會患上膀胱癌、肺癌和皮膚癌。
由於工業活動和工廠的排放,不少土壤都有機會被鉛污染。鉛(Lead)一旦進入體內便會積聚,並視乎接觸時間的長短和身體的含鉛量,可出現慢性或急性中毒,從而影響神經系統發展、出現貧血、消化系統病徵、腎功能受損等。胎兒、嬰兒和幼童較容易受到鉛毒的影響。
鉛亦可以穿過胎盤屏障,這意味著暴露於鉛的孕婦也會令胎兒暴露於同樣風險,從而損害胎兒發育中的神經系統。由於慢性接觸鉛可影響兒童的神經發育和智力發展,亦會影響成人血壓的收縮壓,所以應盡量減少攝入任何含鉛的物質。
不少化妝品和口腔清潔用品(包括牙膏)都會添加丁香油酚(eugenol)作為調味劑,又用於治療局部牙痛。檸檬烯(limonene)則是一種常見香料,味道和柑橘類水果相似,所以常被添加在生果味的食物和牙膏之中。由於部分人士會對這2種香料嚴重敏感,有海外研究報告指嚴重反應可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甚至口腔潰爛,所以歐盟《化妝品法規》(Cosmetic Directive)要求所有沖洗類化妝品類產品(rinse-off products),如果該過敏香料的含量高於0.010%,廠商必須在成分表中標示該成分。如果曾經對香料有敏感反應的人士,在選擇口腔清潔用品時,應先仔細閱讀成分表,避免選用含有該2種成分或有「fragrance」或「aroma」等字眼的產品,以降低致敏風險。
測試結果顯示,6款樣本檢出丁香油酚,含量由0.002%至0.013%,當中檢出量最高的是兒童牙膏「Colgate高露潔」(#3),檢出0.013%丁香油酚,超出歐盟《化妝品法規》需標示該過敏香料的上限,惟其包裝上的成分表,卻未有標示含丁香油酚。
另外,12款樣本檢出檸檬烯,含量由0.001%至0.10%,當中2款兒童牙膏「Oral B」(#4)及「Bilka」(#11)和3款普通牙膏「Lavera」(#22)、「JASON」(#27)和「Yuan阿原」(#30)檢出的檸檬烯含量超出歐盟《化妝品法規》需標示該過敏香料的上限。惟當中3款樣本包裝上的成分表,包括「Oral B」(#4)、「JASON」(#27)和「Yuan阿原」(#30)均未有標示檸檬烯。
相關產品資料和測試結果已交由海關跟進。
本會在2014年進行的牙膏測試結果發現部分樣本檢出殺菌劑三氯生(triclosan)。而歐盟非食品類消費品快速預警系統(RAPEX)亦多次發現牙膏產品含有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DEG)和氨基己酸(aminocaproic acid)。該2種物質皆為歐盟《化妝品法規》(Cosmetic Directive)的禁用物質。
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均沒有檢出以上3種有害物質,情況理想。
根據內地標準GB/T 8372-2017的要求,測試了牙膏樣本中微生物和有害菌含量。測試結果發現,2款兒童牙膏樣本「Colgate高露潔」(#3)和「Bilka」(#11)的菌落總數(total aerobic bacterial count)分別為40和110CFU/g,符合內地標準的指標限值(500CFU/g)。其餘樣本則沒有檢出微生物和有害菌(包括霉菌、耐熱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和金黃葡萄球菌),情況理想。
根據內地標準GB/T 8372-2017的要求,牙膏的外觀、包裝和成分的穩定性應合乎要求,例如牙膏應該均勻地混合而沒有異物、香味和色澤正常等。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在外觀和穩定性測試表現良好,符合標準的要求。
產品的使用資料、主要成分、有效日期等都是重要資訊,讓消費者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該產品。檢視30款樣本的包裝(包括產品瓶身、說明書和包裝紙盒),發現部分產品缺乏一些重要資料。另有部分樣本的使用方法和警告字句只有原產地的語言(例如韓文或日文),或令消費者難以了解詳細的產品資料,本會促請有關供應商改善產品的標籤。
30款樣本中,只有23款樣本在產品瓶身或包裝上以中文或英文詳細標示成分資料。另有部分樣本(#2,#19,#20,#21,#28)只提供韓文或日文的成分資料,消費者或未能知悉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檢出含有過敏香料的16款樣本中,只有4款清楚並完全列出所使用的過敏香料,其餘的12款樣本則沒有標示產品所含的過敏香料。消費者若未能清楚了解產品所含的過敏香料,會大大增加健康風險。
根據歐盟《化妝品法規》的要求,氟含量為0.10%至0.15%的牙膏,除非標示為兒童禁用(例如「僅供成人使用」),否則應該在標籤上印有以下警告字句:「兒童6歲及以下:使用豌豆大小的分量,家長應在旁指導,以盡量減少兒童把牙膏吞服的機會。」
是次測試結果顯示有3款普通牙膏的氟含量介乎0.10%至0.15%,全部皆印有相關警告字句,情況理想。
28款樣本在包裝上有標示使用期資料,包括生產日期、有效日期或開封後使用期(Period after opening,PAO)等;消費者打開產品後應按指示在限期內用完。餘下2款樣本(#21和#24)則沒有標示任何有效期資訊,標籤資料不理想。
選擇時,應先詳細閱讀產品包裝上的成分表,按自己的需要及牙科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牙膏。
氟化物(fluoride)是一種礦物質,自然存在於不同食物和食水。氟化物也應用於不同牙科產品,例如牙膏和漱口水等。
氟化物對口腔保護的功效已獲得不同的國際專業組織認可,包括美國牙醫協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等機構。
蛀牙初期,適量氟化物能加速唾液補充流失的礦物質。研究亦指出,適量氟化物有助修復早期受酸性物質破壞的蛀牙。另外,氟化物能鞏固牙齒,加強其抵抗酸性物質侵害的能力,以及抑制牙菌膜滋長。
如果在牙齒形成的階段(6個月至6歲)定期攝入氟化物,氟化物便能添加到琺瑯質層(牙齒的最外層),令牙齒在生長的過程中得到更佳的保護,並形成更堅固、更能抵禦蛀牙的牙齒。
氟化物的作用一般可分為2種:局部方式(topical)和系統性方式(systemic)。
局部使用氟化物(意思是把氟化物直接塗在牙齒上)可強化牙齒。利用含氟化物的牙膏清潔牙齒表面時,可以把氟化物黏附在牙齒表面,使其更堅固及防止蛀牙。牙根表面塗上適量的氟化物也有助保護暴露的象牙質和減低其敏感度。
系統性氟化物是指通過食物和食水攝入氟化物。自1961年開始,香港已在日常食水中加入氟化物,現時香港自來水的氟化物含量約為0.5ppm(百萬分之0.5)。因此,只要每天飲用開水,便可從中吸收適量氟化物,達到預防蛀牙的效果。
根據內地標準GB/T 8372-2017,一般含氟牙膏的可溶氟或游離氟(soluble or free fluorides)含量應為0.05%至0.15%,而兒童含氟牙膏的可溶氟或游離氟含量則為0.05%至0.11%。
而歐盟《化妝品法規》中訂立的可溶氟或游離氟(soluble or free fluorides)限值為0.10%至0.15%,當中亦訂下牙膏中可以使用的20種氟化物,其中較常見的氟化物為氟化鈉(sodium fluoride)和單氟磷酸鹽(sodium monoflorophosphate)。
根據本港的《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氟化鈉含量高於0.33%(即總氟量超過1500ppm)的潔牙劑(包括牙膏)產品屬於第II部毒藥(銷售管制分類),應該在持牌藥店及藥行才可以合法售賣。
從嬰兒出生開始,家長就該每晚定時替他們抹口腔,除了可以保持口腔清潔,亦使嬰兒長大後較易學習及適應刷牙。美國兒童牙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 AAPD)的報告指出,嬰幼兒時期的口腔健康對兒童的健康狀態十分重要,甚至有助減少長大後的牙齒問題。
陳慧玲醫生表示,根據最新國際指南,建議兒童在長出第一顆牙齒後開始刷牙,家長可每天在兒童早上起床及晚上睡前替他們刷牙。兒童可以使用普通含氟的成人牙膏(一般含1350至1500ppm的氟化物),但用量需要作出調整,一般情況下:
此外,幼兒刷牙應由成人監督,以減低把牙膏吞服的機會,也可使用氟化物濃度較低的牙膏,但有可能降低預防蛀牙的功效。
不含氟牙膏一般會使用其他成分,例如水合二氧化矽(hydrated silica)、植物的提取物和木糖醇等,以防止細菌粘附在牙齒上並去除牙菌斑。水合二氧化矽是一種溫和的磨料,可與碳酸鈣一同使用去除牙菌膜和污漬。無氟牙膏在清潔牙齒方面或同樣有效,但不能像含氟牙膏那樣強化牙齒。
牙膏除了可幫助清潔牙齒和預防蛀牙,不少亦聲稱具有其他功效,例如預防牙石、防牙菌膜、防敏感和美白等。惟消費者如何得悉產品是否真的具所聲稱的功效呢?
陳慧玲醫生表示,具有特殊配方的牙膏能提供其他功效及有效促進牙齒健康,例如一些含較高氟化物的牙膏,可為容易蛀牙的人提供額外的保護作用,以及含有經證明可降低牙齒敏感的成分的防敏感牙膏。牙醫或會因應患者需要,建議他們使用這些牙膏;如果患者有疑問,應向牙醫尋求專業建議。另外,有其他種類的牙膏以促進牙齦健康和美白牙齒為目的,它們含有不同的成分,效果也不盡相同,患者也可以在選擇合適的牙膏前諮詢牙醫。
以下是不同功效牙膏的主要成分:
牙石的形成主要成因是牙菌膜鈣化。防牙石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焦磷酸鹽(pyrophosphate)或檸檬酸鋅(zinc citrate)。這些成分可減慢牙菌膜鈣化,繼而令牙菌膜較慢形成或較易清潔,藉此降低細菌毒素對牙周組織的傷害,從而降低患上牙周病的風險。
這類牙膏一般透過不同方法減低牙齒敏感的程度,例如:
(一)干擾致敏神經的傳導能力,或減少牙肉發炎的機會。
(二)封閉外露的象牙質內的微細管道。
防敏感牙膏的種類繁多,不同品牌的牙膏所含的主要成分或有不同,例如含有硝酸鉀(potassium nitrate)或精胺酸(arginine)等。有敏感牙齒問題的消費者,應先詳細檢查牙齒,確定牙齒敏感的原因。如使用防敏感牙膏後,牙齒敏感的徵狀持續,應諮詢牙科醫生意見,才選擇合適的牙膏。
部分美白牙膏會加入較粗糙的微粒,作用是磨去牙齒表面的牙漬,從而達到牙齒潔白的效果。較常見的成分有水合二氧化硅(hydrated silica)、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和雲母粉(mica)。
除了每日清潔口腔和刷牙之外,每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亦有助促進牙齒健康,特別是牙齒仍在生長的兒童。
海關在收到消費者委員會的測試報告後,已作出研究及跟進,並已試購懷疑不安全的產品作安全測試,唯測試仍在進行中。海關提醒一般在香港市面出售予私人使用的消費品,如不受其他特定法例規管,其產品安全均受《消費品安全條例》《條例》規管。根據《條例》,消費品必須符合「一般安全規定」,即相關製造商、進口商及供應商有責任確保其消費品達到合理的安全程度。任何人如進口、製造或供應未能符合一般安全規定的消費品,即屬違法。另外,根據《消費品安全規例》,凡消費品或其包裝標記有關於其安全存放、使用、耗用或處置的警告或警誡,則該等警告或警誡須以中文及英文表達,而有關表達須清楚可讀和放置於消費品或包裝部分或穩固地加於包裝上的標籤或任何附於包裝內的文件的顯眼處。違例者首次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十萬元及監禁一年,而其後各次定罪則最高可被判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兩年。
「Colgate高露潔」(#3)的生產商表示產品的成分內的丁香油酚(eugenol)濃度低於0.01%,與本會的測試結果不符。
「Dr Brown's」(#12)的生產商表示該產品用於訓練0至3歲兒童刷牙,經實驗室證實成分不含有害物質,符合歐盟化妝品法規要求,即使年幼兒童不慎吞服,亦不會對健康構成影響。另外,該公司又指產品的酸鹼值較低,有效透過偏酸環境以抑制細菌生長。
「Reach」(#21)的代理商表示本會提供的測試結果顯示所有項目均符合相關法規要求。該公司將繼續與生產商緊密合作,以確保產品符合香港法規,亦會持續關注產品標籤,讓消費者更能了解產品的特性及用法。
「Lavera」(#22)的代理商表示檸檬烯(limonene)在成分表中標示為「天然精油成分」。該公司又表示產品獲NaTrue認證並向本會提供相關證書的副本,而產品中的部分成分亦獲得「有機農業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