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專欄文章
  • 2014.07.18

消費嫺談—黃鳳嫺

從小到大,都有機會參與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婚宴,每次參與都為一對新人而喜悅和送上摯誠的祝福。年少時參與的婚宴,視乎家庭負擔能力,豐儉由人。一般而言,除了富有人家,婚宴安排沒有甚麼婚宴統籌,隆重華麗的布置,反之最重要是親戚朋友能一起高高興興舉杯,恭賀新人。

近年參與的婚宴,不論是親戚朋友或同事下屬的婚宴,不少均花盡心思,令人難忘。從新人的本地或海外結婚照、場地佈置、節目安排、酒席餐飲、賓客禮品、衣履配搭等等,每一細節均精心計劃,背後所花的精力不難想像,務求是對新人一生最難忘的一天!

從消費角度而言,自然會問,婚宴的成本多少,如支出龐大,要否需要向家人或甚至銀行借貸以負擔支出,機會成本又是甚麼?對長遠家庭計劃的影響有如何?當然,最終決定自然是消費者的抉擇,但歸根究柢,重點是兩口子的負擔能力和花費在夢想婚禮之間取之平衡,以免造成負擔消費。

婚宴除了帶動其相關的消費外,賓客如送禮者也帶動了本地零售業。花瓶、相架、金飾、電器等等均是常選購的結婚禮物,自然這些行業也能從中得益。在海外十分流行的新人建議送禮零售店,那麼賓客就可以在該商店選購禮品,新人務必喜歡。

想當年參加婚宴會隆重其事,如有閒錢會添置新衣或新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席,現今女仕們均滿櫃衣履,自然不必特別為打扮另外花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