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
測試樣本及項目
本會於2025年6月至7月期間,從戶外活動用品店、體育用品店、百貨公司的體育用品專櫃等零售點購買19款可調校長度而聲稱的最長使用長度在135厘米或以下的行山杖。以手柄的種類區分樣本,11款採用直身手柄,當中有5款以一對的形式售賣(表一),6款以單一支形式售賣(表二);另外8款則採用T形手柄(表三)。
直柄樣本中,以一對售賣的樣本售價由每對$719至$1,790不等,以單一支形式售賣的樣本售價由每支$180至$810;而在T柄樣本中,售價由每支$225至$580。
化驗所建議測試參考德國的行山杖標準DIN 79016:2024進行。
測試結果
表面狀況
樣本表面狀況良好
標準要求行山杖除了桿頭尖端之外,其他部位不得有尖銳角和銳利邊以及可能造成傷害的粗糙表面。檢查發現,沒有樣本檢出這些不良表面狀況。
防止受困設計
模擬行山杖被卡着的情況
行山杖的設計必須確保在使用過程中被困着時,例如卡在石塊或冰塊中間,將桿拉出時所受到的力量不會傳遞到使用者的手腕和手臂等部位,測試評審防止行山杖被卡着而受困的設計。產品可透過設計具有釋放功能的腕帶或使用無腕帶設計來達到此目的。然而,由於是次測試的樣本全部都有腕帶,亦沒有釋放功能,因此按標準要求,須能夠以140牛頓或以下的力量將樣本的擋沙碟向上拉過一個65毫米闊的罅隙。測試發現有1款樣本SP1的擋沙碟需要205牛頓的力量才能通過罅隙,高於標準限值,表現不太理想。
拿起1包10公斤的米約需100牛頓的力量,換言之,需要使用大於拿起2包10公斤米的力量才能把行山杖拉出 。
手柄測試
有1款樣本的手柄容易拉脫
標準要求從桿身向上拉脫手柄的力量必須達300牛頓或以上,惟其中1款樣本T8的手柄以149牛頓的力量便可拉脫。此外,標準要求手柄邊緣的圓弧位置半徑達2毫米或以上,而軟身手柄則可以在1毫米或以下。T8的手柄有部分邊緣的圓弧位置半徑少於2毫米,使用時或會較不舒適。T8在手柄測試的表現不太理想。

(左)樣本T8的手柄以149牛頓的力量便可拉脫。(右)樣本T8的手柄有部分邊緣的圓弧位置半徑少於2毫米。
此外,手柄的形狀必須設計良好,符合人體工學,方便使用者控制行山杖,而手柄亦必須能抵受來自桿身向上的力量,不易被桿身刺穿手柄末端。各樣本在手柄形狀和抗穿破能力的測試表現滿意。
腕帶測試
腕帶闊度
標準要求腕帶在接觸身體的部分闊度最少要達16毫米。腕帶夠闊可將力量分散,避免過於集中在手的某個位置而產生太大不適感。
有3款樣本腕帶量得的闊度低於16毫米,分別是T3的15毫米、T5的15.1毫米及T7的4.2毫米。

樣本T7的腕帶較幼。
此外,各樣本腕帶支撐力的測試表現滿意。
桿身測試
支撐力及鎖緊力
是次所有樣本的桿身都可調校長度。對於可調校長度的行山杖,標準要求其調校長度的鎖緊系統的最小支撐力達550牛頓。在測試施加550牛頓(化驗所指代表使用者上半身的重量)的壓縮力(約相等於5.5包10公斤米的重力)下,樣本不可滑落縮短,但不包括彈簧設計的縮短。
有8款在受壓下滑落縮短,包括SS1、SS6、T1、T3、T4、T5、T7及T8。
如果行山杖採用的鎖緊系統使用旋轉螺絲的旋轉鎖(twist lock),標準要求這些鎖緊系統,在扭緊至1.5牛頓米的力矩後,繼而往解鎖的方向扭動四分之一圈再進行測試,如其最小支撐力不會減少25%,便算是有足夠的夾緊力。這測試模擬使用者沒有完全扭緊旋轉鎖而使用的情況。

旋轉鎖
而如果行山杖採用的鎖緊系統使用翻扣鎖(flip lock),則這些鎖緊系統設計的夾緊力不應在預期的使用過程中意外改變。

翻扣鎖
樣本中10款使用旋轉鎖,另外9款使用翻扣鎖。當中8款使用旋轉鎖的樣本被認為夾緊力不足以鎖緊桿身,包括SS1、SS6、T1、T3、T4、T5、T7及T8。
以持續負載力測試桿身耐用程度
測試以手柄為中心,沿着桿身的縱軸施加約250牛頓的壓力100,000次來模擬長期使用的情況,完成後檢查桿身有否永久變形、附件損壞,如果桿身的長度可調校,則檢查有否滑落縮短。結果全部樣本的桿身沒有發現永久變形或滑落縮短,表現良好。不過有3款樣本T1、T3及T5在完成測試後,桿頭的膠套出現破損。消費者在購買行山杖時,應查詢有否供應可替換的配件,以延長產品的壽命。
此外,各樣本在桿身的壓縮力測試、彎矩測試和過載斷裂測試表現滿意。
桿頭測試
桿頭尖端的硬度
行山杖需要堅硬的桿頭尖端,以便在泥土、碎石和冰面等各種崎嶇地形上提供良好的抓地力。這些耐用的桿尖可以深入地面,保持穩定,在陡峭的上下坡等路面上尤其重要。標準要求桿頭尖端的硬度要達到洛氏硬度(HRC)值50或以上,惟有2款的桿頭尖端硬度低於50,分別是T4及T7,因而評為不太理想。
此外,各樣本在桿尖冰面測試和抗變形測試均表現理想。
其他測試
有樣本的擋沙碟穩固度不足
樣本當中有17款配備擋沙碟。標準要求在攝氏零下20度的環境,分別在向下承受500牛頓力量及向上承受350牛頓力量,都不會破損,並且不會移位超過3毫米。
測試結果發現,3款在將桿身推向下承受500牛頓力量後,擋沙碟移位超過3毫米,分別是SP2的6毫米、SS6的5毫米及SS3的4.5毫米;另有1款SS2在將桿身拉向上承受350牛頓力量後,擋沙碟鬆脫。
此外,各樣本在擋沙碟大小和其他受力測試表現滿意。
部分樣本的膠套易鬆脫
標準又要求,如果桿頭附有膠套,在正常使用下應不易鬆脫。抗拉測試要求膠套能承受40牛頓的拉力。有16款樣本的桿頭附有膠套,其中3款的膠套在低於40牛頓的拉力下鬆脫,分別是SS6的10牛頓、T3的22牛頓及T7的37.1牛頓,該3款樣本因而評為不太理想。
此外,各樣本膠套硬度測試表現滿意。
同類樣本重量有差異
化驗所在量度重量時,會連同樣本所附有的配件一起量度,包括擋沙碟和桿頭膠套。
直柄樣本中,以單一支的重量計,最輕是SP3,重198.4克,不過該款樣本並沒有桿頭膠套,而最重是SP5,重309克。
T柄樣本中,最輕是T3,重179.2克,而最重是T7,重285克。
標示與說明
參考DIN 79016:2024標準的要求,大部分樣本的標示與使用說明不足。樣本當中,SP2、SP4、SS2和SS5的使用說明涵蓋較多標準要求的重點。
本會建議供應商能提供詳細的使用說明,例如詳細的清潔和保養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使用時如何因應使用者的高度選擇和調校行山杖的長度。此外,亦應該提示使用者將行山杖的各部件設置好,令到部件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相互滑動,並應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