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坐車有「法」! 邊款兒童汽車座椅安全又舒服?

坐車有「法」! 邊款兒童汽車座椅安全又舒服?

許多先進地區,例如德國、日本以及內地如上海,均已規定乘坐私家車的兒童必須使用合適的兒童束縛設備(如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本港亦將會加強相關的規管,根據《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裝備)(修訂)規例》,由2025年11月1日起,不論坐在私家車前排或後排,未滿8歲而身高少於1.35米的兒童均須強制使用合規格的兒童束縛設備。是次報告涵蓋22款兒童汽車安全座椅,適用年齡由初生至約12歲。評審項目包括正面及側面撞擊測試、安裝設計及使用方便程度等。測試發現,適用於初生至約1歲半嬰孩的樣本中,售價最低的1款獲得優異的4星半總評,反映售價較低的型號亦有好選擇。

保障兒童乘車安全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資料,5歲以下幼童適當使用前向安裝的兒童束縛設備(child restraining device),比沒有使用兒童束縛設備及汽車安全帶,可減低撞擊時的受傷風險約50%;而使用後向安裝的兒童束縛設備,更可減低受傷風險高達約80%。相反,若幼童只佩戴汽車安全帶,受傷風險僅可減低約32%。

兒童乘坐私家車時,選用合適的兒童束縛設備可大幅減低撞擊時的受傷風險。除了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下文簡稱為安全座椅),市面上亦有廠商推出不同類型的便攜式兒童束縛設備,例如安全帶調節器、穿戴式安全約束背心,以及兒童增高座位(booster)等供消費者選擇。運輸署的網頁(https://www.td.gov.hk/tc/road_safety/crd/index.html)提供了便攜式兒童束縛設備的圖片作例子,消費者可掃描下方的二維碼瀏覽有關網頁。此外,該網頁亦列出了本港新修訂的規例要求兒童束縛設備須符合哪些規格或標準,以及兒童束縛設備上的標記如何顯示其所符合的規格或標準的例子,供消費者參考。
 

坐車有「法」! 邊款兒童汽車座椅安全又舒服?

新規定 守護小乘客有「法」
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

現時,世界多個地區,包括奧地利、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新加坡、以及內地的上海、深圳及福建省等,均已規定乘坐私家車的兒童必須使用合適的兒童束縛設備。本會早於2010年起,多次建議有關當局應加強對兒童乘客的保障。政府於今年初公布新規定,由2025年11月1日起,8歲以下兒童(按出生日期計,未過8歲生日),除非身高達1.35米,否則不論坐在私家車的前排或後排座位,均須使用合規格的兒童束縛設備;而8歲或以上兒童或身高至少1.35米的乘客,則須使用兒童束縛設備或佩戴成人安全帶,否則司機不得在任何道路上駕駛私家車。


新規定實施後,警方可向違反規定的司機發出$230定額罰款通知書;如案情嚴重,案件可交由法庭審理,最高罰款$2,000。針對個別特殊情況,新修訂的規例設有兩項法定免責辯護:(一)私家車司機有合理理由相信乘客已年滿8歲或身高達1.35米;或(二)司機在緊急情況(如緊急就診)接載兒童而未能及時安排兒童束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