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大型活動的爭議林林總總,近月的均集中於票務問題,包括演唱會門票印錯日子或資料,需要退票或換票門票,又或座位視線受阻但在售票時未能清晰地告之觀眾,亦沒有反映在票價定位上。此外,早前一場足球明星表演賽的簽名活動,因為主辦單位的安排混亂,球迷排隊時間過長,最終部分球星提早離去,令付出高昂票價欲近距離接觸偶像的球迷大感不滿;又或近年的粉絲見面會屢屢出現福利安排不周的情況,令捧場粉絲大為掃興。事實上,只要主辦單位及售票平台在管理和安排方面加以改善,每個步驟都處理得更謹慎,這些問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涉及「視線受阻」爭議的兩個演唱會,均在開幕不久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主辦單位在這個全新場地籌辦活動或許尚欠經驗,仍需時間與新場地「磨合」。事實上演唱會對觀眾而言,是包含聲音、畫面、燈光、舞台效果的沉浸式體驗,在短短數小時內親身感受偶像的魅力。若他們坐在座位上是沒法清楚看到舞台,這種失望實在無法用金錢來彌補。雖然相關售票平台指,經翻查購買流程紀錄,全部投訴人均揀選了「視線受阻」座位門票類別,最終領取的門票亦與購票資料相符,然而事件反映出座位是否屬「視線受阻」在購票過程中的標示明顯未夠清晰,才會令部分購票人士難以察覺而引起糾紛。
為免影響消費者對未來盛事的信心,主辦單位在策劃和安排座位時亦需多加考慮觀眾的需求和感受,確保每位觀眾都能享受到清晰的視野。因應不同場地的形狀及設計,在場地布局方面應充分考慮座位的視線範圍,避免被障礙物遮擋,在舞台設計上亦盡可能讓演出者能夠照顧到不同位置的觀眾。完成搭建舞台及設備後,主辦單位亦應實地視察不同方向座位的視野,確保座位設置合適和合理。
在售票過程上亦可借鑒海外經驗以增加透明度,例如英國業界組織「票務代理及零售商協會」(Society of Ticket Agents and Retailers)的行為守則列明,若座位視線受阻、受限或位處台側而可能影響觀眾享受演出,必須在售票前向消費者清楚交代。本會認為消費者在購票前能夠充分了解座位的實際情況是非常重要,因此主辦單位及售票平台在售票時應提供詳細的座位表,明確告知消費者座位的具體位置、障礙物位置,及可能存在的視線問題,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此外,「視線受阻」座位的票價若有較大幅度的折扣,或許可吸引想以較相宜價格入場感受氣氛的觀眾購買,而外地很多演出的門票早已採用此折扣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多一個知情選擇。主辦單位亦應事先制定危機管理策略以應對突發情況,例如預留若干數量座位,為現場發現座位視線受阻的觀眾作出調動,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長遠而言,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可積極考慮善用科技,提供座位的虛擬實境視圖,讓觀眾能夠在網上預覽每個座位的視野情況才作購票決定。
消費者信心是盛事經濟成功的關鍵。他們排除萬難成功「撲飛」,希望在參加盛事時能夠獲得宣傳推廣時所承諾的演出陣容及節目安排,並以無阻的視野觀賞實屬基本要求。主辦單位應從這些事件中汲取經驗,提升整體服務質素,不僅要從速解決座位視線問題,還需在活動策劃、場地規劃、票務安排等各方面進行全面提升,確保每位觀眾都能夠有愉快的體驗,才能真正保障消費權益,增強消費者的信心,促進盛事經濟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