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暈眩不簡單 及早求醫找成因

暈眩不簡單 及早求醫找成因

都市人生活繁忙,間中或會出現頭暈(dizziness)症狀,而暈眩(vertigo)便是頭暈的一種,患者會感到天旋地轉,寸步難行。為了紓緩不適,不少消費者或會自行到藥房購買俗稱「暈浪丸」的止暈藥。如果暈眩症狀持續,不要以為單單是日常生活受影響,實際上還有機會是由腦中風等嚴重疾病所引致!既然如此,暈眩應如何診治?本文將為消費者講解常見的暈眩成因,並邀請香港醫學會及衞生署提供意見。

暈眩Q&A

當出現暈眩症狀時,患者應盡早向家庭醫生求醫。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病歷、藥物史以及臨床檢查而作出診斷及提供合適的治療,或按需要轉介患者到相關專科醫生作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例如耳鼻喉科(周邊性暈眩)、心臟科或神經內科(中樞性暈眩)。 

止暈藥只能暫時紓緩患者暈眩、嘔吐等徵狀。如果暈眩症狀是明顯源於舟車暈浪,患者可於乘車前先服用止暈藥,紓緩不適。

但如果暈眩症狀是持續性的或經常發作,自行服用止暈藥或依賴其他非醫學的方法或會延誤斷症,甚至錯過治療的黃金機會。因此,患者不應依賴止暈藥,而應盡快求醫,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

其次,過度依賴止暈藥會令中樞神經的適應力下降,甚至令症狀惡化,或對止暈藥敏感度降低,以致無法再靠藥物止暈。

此外,如暈眩症狀並不特別嚴重,患者求醫前數小時不宜服用止暈藥,以免症狀被藥物抑制而妨礙醫生的診斷。

如症狀是由耳石症所引起,耳石復位治療可讓耳石移回正確的位置,改善暈眩症狀。

如症狀屬慢性或持續性,例如由梅尼爾氏綜合症或血液循環問題等造成,有系統的前庭復康物理治療可促進腦部重新調節各神經訊號,令腦部產生前庭代償(vestibular compensation),逐漸減輕暈眩對患者的影響。患者接受治療前應先諮詢醫生或專業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 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 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
  • 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進食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茶、咖啡及酒精飲品
  • 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助增強腦部平衡感官的協調能力(耳石症患者應避免2星期內進行劇烈運動)
  •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慢性病患者應持續地管理並控制病情,確保情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