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023.03
  • 557期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齐来行动应对极端天气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齐来行动应对极端天气

暴雨、山洪暴发、热浪、干旱、龙卷风这些景象,绝对不是电影中的场面,而是切切实实地正在世界各地发生,目前已有足够科学证据证明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有关。

编者的话

去年夏天,英国及欧洲多个地方都出现40 °C度以上的高温,导致交通受影响和食水短缺。印度与巴基斯坦出现罕见热浪,最高平均气温达 37.8 °C,创下 122 年来新高,新德里更曾经录得 49 °C 高温。热浪足以对经济及公共卫生构成致命打击,生态系统亦会面临大挑战。香港是片福地,面对的情况没有那么严峻,但相信大家都感受到近年的气温普遍较以往温暖。去年夏天,天文台总部连续 3天录得最高气温超过 35 °C, 2022 年成为 35°C 或以上日数最多的一年,7月的热夜日数共25日,是自1884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天气炎热,最简单的消暑方法当然是留在室内,将冷气温度调高。但大家不要忘记,这个简单的动作,足以令全球暖化问题进一步恶化。国际能源署预计,本世纪中期全球冷气机数量会增至约56亿部,所造成的碳排放量高达21亿公吨,相当于非洲整体碳排放量。除了用电量大增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外,冷气机制冷剂中的氢氟碳化物 ,其「全球变暖潜值」比二氧化碳高一万倍,加剧全球暖化。世界气象组织预计,2024年前全球气温平均升幅有机会超过《巴黎协议》限制1.5°C的目标,情况令人忧虑。

全球暖化的后果,并非只是靠开着冷气机就能解决的问题。持续高温引致土壤的水分加剧蒸发,农作物失收,大面积的山火一触即发,对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格陵兰和南极的冰川及冰层融化,使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加剧洪水泛滥,低洼地区出现水浸的次数更频密,甚至被淹没。此外,当大气变暖,空气储存的水分增加,持续的暴雨亦会随之而来,引发更多水灾、山泥倾泻、泥石流等灾害。海水升温亦会为风暴提供更多能量,引致热带气旋的风势和破坏力更加猛烈,造成更多人命伤亡。

如果人类现在不积极采取行动,气候灾害只会更剧烈、更频繁,不仅会导致食品及能源价格上涨,保险及医疗费用亦会上调,引发全球通胀。世界银行估算,到2030年气候变暖将造成1.32亿人陷入极度贫困,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受损的不只是大企业,还有地球上的每一位消费者。有见及此,国际消费者联会选定「赋权消费者享有洁净能源」为今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期望各国政府、能源企业、以及其他持份者采取行动,让消费者获得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以及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洁净能源。而我们亦在今期《选择》分享两篇与电动车相关的文章,期望消费者为精明消费。

特区政府于2021年已经公布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了4大减碳策略,为企业及消费者定立了清晰、明确的方向,包括2035年或之前停止燃煤发电,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燃料组合中的比例会逐步增加。另外,亦着力推动绿色建筑,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益,减少整体用电量。香港一向有「石屎森林」之称,密集的建筑物阻碍散热,形成「热岛效应」,冷气的使用量自然大幅增加。建筑界必须投放更多资源,不论从设计、物料采购和建筑技术等方面均考虑环保效益,尽量减低楼宇的碳足迹和电力的使用量。此外,发展新能源交通工具亦有助长远达至2050年前车辆零排放和运输界别零碳排放的目标。刚公布的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已预留 2 亿元,开展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及重型车辆试验,同时预留 3.5 亿元资助港内线渡轮营办商建造及试验电动渡轮和充电设施,亦为的士业界提供百分百担保贷款,鼓励更换纯电动的士。业界应好好把握各项措施,为建立一个更洁净的香港走多一步、出一分力。

消费者亦不能坐视不理,要知行合一,垃圾征费计划预计在今年底推行,2025年起亦会分阶段管制即弃塑胶餐具,我们愿意改变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可持续消费的远景便能有望开花结果。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天开始,我们齐来行动,为改善全球暖化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