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网上不良药店充斥假货禁药-《选择》月刊第468期

  • 2015.10.15

网上购物让我们足不出户也可购买来自全球的产品,十分便利,但其实内里亦暗藏危机,其一例子是网购药物及减肥食品。本港近年就有多宗误服网购含有西药甚至禁药的减肥药个案,有患者因此需留院医治达半年;亦有病人透过手机通讯应用程式,收到来历不明癌症药物的推销讯息,情况令消费者委员会关注。

世界各地都面对网购药物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经没有实体商店的网上药店出售的药物,有一半属假货。国际刑警在2015年统领115个国家打击网上非法售卖药物,搜获的假药及非法药物估值约8,100万美元。

本港近年有关网购药物的问题多数涉及减肥食品,它们以天然草本健康食品为名,但其实多含西药成分,包括禁用的危险物质如西布曲明(sibutramine)和酚酞(phenolphthalein),还有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氟西汀(fluoxetine)、朴尔敏(chlorpheniramine)和比沙可啶(bisacodyl)等。

2013年一名女士服用在网上购买的减肥产品后,出现幻觉、幻听等精神病征状,卫生署发现该减肥产品含西布曲明及酚酞。但产品包装未有标示,最终该女士需留院医治近半年。服用西布曲明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酚酞则可能致癌。

另一宗个案,卫生署从网上购入的2款长寿茶样本中,发现含有非类固醇消炎药成分双氯芬酸,包装同样未有标示。署方今年8月与警方采取联合行动,拘捕一名涉案女子。

除了减肥及健康产品,本港亦有病人从手机通讯应用程式收到销售癌症药物的推广,讯息连结至一家本地药房的网页,内里展示了多家药厂的名称及商标。不过其中一家药厂表示并无供应癌症药物予该药房,因此怀疑药物是假货或水货。

现时,香港并没有药房获授权透过互联网零售受管制药物。服用假药的风险非常高,假药的成分不明甚或搀入杂质,即使成分相同,所含的剂量亦不清晰。至于水货,在运送来港时亦可能使用了不恰当的储存方法,或会影响药物品质和功效,构成风险。

此外,亦有药房在病人购买癌症药物时,推介价钱较低廉的「副厂货」,消费者如遇到上述情况必须格外留神。根据《药剂业及毒药条例》,抗癌药物属处方药物,必须在注册药房及由注册药剂师或其监督下,按照本港注册医生的药方才可售卖。

在本港购买药物时,应该留意已注册的药剂制品的包装上,印有「HK-XXXXX」样式的香港注册号码。消费者不应因价钱便宜而购买来历不明的药物。此外,任何人士不论经任何途径(包括互联网)非法售卖或管有未经注册药剂制品及处方药即属违法。 网上购物蔚然成风,当中包括网购药物。为加强消费者的保护,消委会认为当局可参考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的做法,由政府核准合资格的网上药物销售商。而美国佛罗里达州规定网上药店必须领有牌照,并需设立由药剂师解答查询的免费谘询热线。

鉴于网上药店充斥假货禁药问题严重,消费者绝对不应从互联网胡乱购买及服用成分不明或可疑的药物,在服用任何药物前,应先谘询医护人员的意见。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