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切忌用焖烧杯烹煮生肉

  • 2015.12.15

市面近年流行使用焖烧杯,声称能烹制菜肴,坊间亦有不少食谱教授用此产品快捷「煮食」的方法,以满足繁忙一族的需要。

消费者委员会特别提醒消费者,焖烧杯没有加热功能,尤其不应以焖烧杯烹煮生肉。而置于杯内焖焗的食物应于6小时内食用,减低食物安全风险。

坊间有食谱教授把未熟透的肉类及海产,直接放入焖烧杯「烹调」。消费者应切记焖烧杯不能加热食物,直接将生肉放入容器,有机会因进食未经妥善煮熟的肉类而染病。食材如贝壳类海产、菇类及鸡蛋等,亦要先煮熟,才放入杯内继续焖焗。

焖烧杯的设计是提供焖焗功能,其双层式设计,使容器能以真空隔热,将食物保持于摄氏60度或以上4至6小时,让已经煮熟的食物更稔更入味。正确使用焖烧杯可以减省制作食物的工序及节省能源,特别适合单身人士和小家庭使用。

善用焖烧杯有2个要诀:食材应切成小件,先行煮沸或煮熟;焖烧杯应以沸水预热约5分钟,然后将已煮熟仍然烫热的材料放入杯中焖焗,这样可确保食物彻底焗熟。假如食材是意粉、粥或即食面等易熟食物,即使未先行煮熟,只须使用已预热的焖烧杯及刚煮沸的水,亦可令食材熟透。

此外,盐分会令不锈钢保温容器生锈,降低耐用性。消费者应避免用焖烧杯焖焗含高盐分的食材,使用后应尽快食用及彻底清洁。消费者亦不宜在焖烧杯放置过多遇水会膨胀的食材,例如海带及紫菜等,因如食物体积胀大,会阻碍杯盖的排气装置,令杯盖难以开启。

要确保焖烧杯的保温效能,消费者可自行测试。先将小量白米以沸水预热,放入已预热的焖烧杯中,再加入沸水并扭紧杯盖,4至6小时后,若米粒已「开花」,而水温仍维持在摄氏60度或以上,则表示产品的功能理想。假如杯身在加入热水后明显烫手,该产品的隔热功能可能出现问题。

焖烧杯在产品设计上跟一般的保温瓶大致相同,最明显的分别是焖烧杯的开口较保温瓶大。另一个主要的分别是部分保温杯内壁有一层不反光的防粘涂层,而为免消费者用匙子从焖烧杯内取出食物时刮花内壁,因此焖烧杯没有涂层。

以下是消费者选购焖烧杯时应注意事项:

  • 按食物分量选用适当的容量,制作汤品可使用750毫升或以上的焖烧杯,一人便当及幼儿食品则分别可用500毫升及350毫升容器;
  • 焖烧杯的保温效能须维持在摄氏60度或以上达最少4至6小时,以免食物变坏;
  • 具备排气孔设计的焖烧杯杯盖,可方便打开;
  • 每次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杯盖应拆开并用温水、洗碗清洁剂清洗,如有顽固污渍,可用保温杯专用清洁粉浸泡。如出现红色锈斑,可用热水稀释10%白醋浸泡30至60分钟。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