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和日用品价格随通胀不断上升,消费者到超市购物正面对非常考验。然而,在通胀未有退减迹象下,消费者要应付家庭日常所需,购买力每况越下,自不待言。
消费者委员会的年度超市价格调查(2012),就一篮子(共200项)货品在本港三间大型连锁超市的价格(包括「华润万家」、「百佳」和「惠康」),正好说明消费者面对的压力。
根据本港三间大型连锁超市货品价格的扫描数据(实际销货的平均价)分析显示,接近七成半涵盖的货品平均售价录得升幅。
总体而言,2012年该篮子货品总平均售价较2011年上升了6.8%,相比2012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前一年平均上升4.1%,升幅显著。
若仔细分析货品价格,调查反映,部分货品类别的实际平均售价录得远超总平均售价6.8%的升幅,不少货品甚至达双位数字。
调查涵盖的200项货品,按种类分为12个类别和42组,当中,11类货品的全年总平均售价上升1.1%至14.2%。
各货品类别总平均售价升幅依次为:「奶粉/婴儿用品」(14.2%)、「罐头/浓汤」(11.9%)、「奶类食品/鸡蛋」(7.3%)、「包装面包/蛋糕」(6.3%)和「个人护理用品」(5.7%)。
唯一能抗衡上升趋势而录得总平均售价下跌的类别是「酒类饮品」,下跌了5.0%。
在42个组别货品中,以「罐装鱼」(18.1%)、「鸡蛋」(17.5%)及「婴儿奶粉」(17.3%)总平均售价升幅最大;其他货品价格录得双位数字升幅的包括:「罐装肉」(12.4%)、「婴儿尿片」(10.5%)和「沐浴露/洗手液」(10.1%)。
不同牌子的货品价格有显著差异,举例说,调查涵盖的8款婴儿奶粉平均售价,升幅由5.6% 至40.4%不等。
调查又发现,部分货品平均售价持续两年(2011及2012)录得双位数的升幅。
「罐装鱼」和「罐装肉」总平均售价分别上升18.1%及12.4%。两款罐装鱼的平均售价连续两年升幅显著,在2011年的调查中,平均售价分别上升34.4%及21.8%,2012年的调查再分别录得19.6%及22.5%升幅。
一款罐装肉平均售价上升达24%,此货品在2011年的调查中已录得10%的升幅。
此外,「鸡蛋」的总平均售价继2011年大幅上升14.2%后,在2012年再上升17.5%。
在多组货品录得显著升幅的情况下,只有「葡萄酒」(-9.8%)和「樽装水/运动饮品」(-0.7%)的总平均售价下调。调查中全部6款葡萄酒的平均售价分别下调3.4%至18.7%。
调查中的货品均为一般家庭经常购买的食品和日用品,如婴儿奶粉和尿片、罐头食品和鸡蛋等。面对通胀,消费者可谓百上加斤,要买得精明,消费者宜多比较不同牌子的价格和到不同店铺「格价」。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