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外用药贴的药性。
一般消费者对外用药贴的误解是使用时毋须注意剂量,甚至以为是越多越好。
消费者委员会于二月份《选择》月刊的报告内,提醒消费者使用过量药贴的潜在危险。
药贴虽非新产品,但消费者要了解其原理,有助提高警觉性,确保安全使用。
简单来说,药贴是以膏布或透皮形式将药物储存,贴上后释出药物到使用者的身体,而透皮药贴的特点是药物可直接渗进皮肤下的微丝血管。
而某些口服药可能由小肠吸收,经过肝门静脉运送至肝脏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药物的浓度可能会降低。
由此可见,药贴与其他药物无异,必须注意剂量,防止使用过量。
消费者如有不适,应谘询医护人员意见。若在求医时正服用药物,应将药物资料(包括使用之药贴)告知医生,让他处方药物时不会处方类似的口服药,以避免过量用药。
消费者应遵照医生及药剂师的指示及药物的使用说明使用药贴,并留意以下各点:
- 切勿自行增加或减少药贴的用量。
- 切勿自行剪裁缓释型的透皮药贴,否则药物会较预期快速渗出。
- 若发现药贴破损,应立即撕走再以大量清水冲洗沾上药物的皮肤。有需要的话应寻求医护人员协助。
- 部分药贴的功能会受热力影响,使用药贴的部位不可接近热源,以免热力令药物加快释出,增加中毒风险。
- 避免在贴处或附近的皮肤上涂上肥皂,乳膏或化妆品。
- 应按医生及药剂师指示或药贴的使用说明按时更换药贴。贴上新药贴前,必须先把旧贴撕走。
- 为免刺激个别位置的皮肤,每次更换药贴时,应尽量贴在不同位置。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