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023.01
  • 555期

不慎错报语文课程 进修不成易招损

不慎错报语文课程 进修不成易招损

政府提倡终身学习,持续进修,不少人会在工余时间修读课程,自我增值,而语文课程是热门选择之一。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亦会考虑透过补习加强子女的语文能力及成绩。然而,在选择课程和补习服务时,消费者亦应提高警觉。本会接获不少消费者因与院校及提供补习服务机构发生纠纷而求助,投诉涉及销售手法、课程质素及合约条款等不同范畴。

总结及消费提示

消费者报读语文课程旨在进修,因此课程的程度是否合适尤关重要。个案一及三揭示,虽然院校一般会先评估消费者的语文水平,但如果相关测试过于简单及形式单一,便未必能正确反映消费者的语文能力,而院校所建议之课程亦会有误差,有损消费者权益。另外,如入学成绩与课程条款有关,例如作为成绩保证课程的入读要求之一,院校更应主动告知学生测试成绩,按照结果来推荐合适的课程。如学员上课后发现课程程度不合适,校方应作相应的安排,例如让学员转读其他较合适的课程。此外,个案三院校以合约条款,扭曲基金要求培训机构收取课程费用之安排,可能有违基金的规定。虽然有学员签署的声明,但此举是否恰当,亦十分值得商榷。至于在个案二中,如家长遇到销售员上门推销课程,并声称持有子女在校成绩,应先确认文件的来源及真伪,如有怀疑,宜向子女就读的学校老师或社工作出谘询,切勿轻信销售人员之口头承诺、签署文件及付款,并在签署任何文件及付款前仔细阅读及了解销售条款细则。

  •  消费者在确定进修范畴及目标后,宜比较多间提供同类型课程的院校的课程资料,课程内容及收费、上课模式、时间及地点,以及付款、补堂及取消等安排等。消费者亦可考虑先要求参加院校的免费测试甚至试堂,特别是试堂可以体验导师的教学方式,但须留意试堂的条款及切忌急于缴付「留位费」报读课程。若院校设有成绩保证计划,须特别注意获取相关保证的条件,并保留交易文件及合约条款细则,以备日后发生纠纷时所凭据。
  •  在考虑子女的补习服务时,家长除了要先与子女沟通确定需要,亦可透过不同渠道了解补习社的口碑和师资,再作选择。本会发现部分商户或会在屋村中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学生资讯,消费者应对个人资料的披露及资料用途倍加留意。对销售人员的身分亦应小心查证,慎防堕入消费陷阱。消费者亦宜多对比不同类型补习服务之收费、形式和时间,例如是面授或线上授课的利与弊、是否需要另购教材习作等,再为子女作出选择。
  •  消费者在报读基金课程前,宜先到基金的网站查阅课程否列于「可获发还款项课程」名单及课程的详细登记规格,以及培训机构是否获豁免以按月等额形式收取学费。缴费时,如课程须修读多于一个月且培训机构并未获豁免,培训机构应主动以「按月等额」形式收取,虽然收费安排不影响消费者向基金申领款项,但如培训机构未有作出此安排,消费者应立即提出。如有任何疑问,亦可向基金办事处查询。修读课程时,要注意向基金申请发还款项的出席率及成绩要求。完成课程并向基金递交申请时,应逐一核对是否已符合并附载基金的「递交申请的注意事项清单」中各项资料。如果提交申请10个工作天后仍未收到基金的确认收妥申请通知,可致电基金热线3142 2277与职员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