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大型活动的争议林林总总,近月的均集中于票务问题,包括演唱会门票印错日子或资料,需要退票或换票门票,又或座位视线受阻但在售票时未能清晰地告之观众,亦没有反映在票价定位上。此外,早前一场足球明星表演赛的签名活动,因为主办单位的安排混乱,球迷排队时间过长,最终部分球星提早离去,令付出高昂票价欲近距离接触偶像的球迷大感不满;又或近年的粉丝见面会屡屡出现福利安排不周的情况,令捧场粉丝大为扫兴。事实上,只要主办单位及售票平台在管理和安排方面加以改善,每个步骤都处理得更谨慎,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涉及「视线受阻」争议的两个演唱会,均在开幕不久的启德体育园主场馆举行,主办单位在这个全新场地筹办活动或许尚欠经验,仍需时间与新场地「磨合」。事实上演唱会对观众而言,是包含声音、画面、灯光、舞台效果的沉浸式体验,在短短数小时内亲身感受偶像的魅力。若他们坐在座位上是没法清楚看到舞台,这种失望实在无法用金钱来弥补。虽然相关售票平台指,经翻查购买流程纪录,全部投诉人均拣选了「视线受阻」座位门票类别,最终领取的门票亦与购票资料相符,然而事件反映出座位是否属「视线受阻」在购票过程中的标示明显未够清晰,才会令部分购票人士难以察觉而引起纠纷。
为免影响消费者对未来盛事的信心,主办单位在策划和安排座位时亦需多加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感受,确保每位观众都能享受到清晰的视野。因应不同场地的形状及设计,在场地布局方面应充分考虑座位的视线范围,避免被障碍物遮挡,在舞台设计上亦尽可能让演出者能够照顾到不同位置的观众。完成搭建舞台及设备后,主办单位亦应实地视察不同方向座位的视野,确保座位设置合适和合理。
在售票过程上亦可借鉴海外经验以增加透明度,例如英国业界组织「票务代理及零售商协会」(Society of Ticket Agents and Retailers)的行为守则列明,若座位视线受阻、受限或位处台侧而可能影响观众享受演出,必须在售票前向消费者清楚交代。本会认为消费者在购票前能够充分了解座位的实际情况是非常重要,因此主办单位及售票平台在售票时应提供详细的座位表,明确告知消费者座位的具体位置、障碍物位置,及可能存在的视线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外,「视线受阻」座位的票价若有较大幅度的折扣,或许可吸引想以较相宜价格入场感受气氛的观众购买,而外地很多演出的门票早已采用此折扣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多一个知情选择。主办单位亦应事先制定危机管理策略以应对突发情况,例如预留若干数量座位,为现场发现座位视线受阻的观众作出调动,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长远而言,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可积极考虑善用科技,提供座位的虚拟实境视图,让观众能够在网上预览每个座位的视野情况才作购票决定。
消费者信心是盛事经济成功的关键。他们排除万难成功「扑飞」,希望在参加盛事时能够获得宣传推广时所承诺的演出阵容及节目安排,并以无阻的视野观赏实属基本要求。主办单位应从这些事件中汲取经验,提升整体服务质素,不仅要从速解决座位视线问题,还需在活动策划、场地规划、票务安排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提升,确保每位观众都能够有愉快的体验,才能真正保障消费权益,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促进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