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革命性ChatGPT聊天机械人究竟是危是机?
「道德与信心」共融以保消费权益

革命性ChatGPT聊天机械人究竟是危是机?
「道德与信心」共融以保消费权益

「ChatGPT是一个由OpenAI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它可以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文本。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能够回答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进行对话和生成文本的优秀资源,并且能够模拟人类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以上一段文字,是去年11月横空出世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自我介绍」,是它在收到「请以150字介绍ChatGPT是甚么?」这个「提示」(prompt)之后,花了不到5秒时间生成的,难怪它于推出后短短数月便获得过亿用户垂青,实有其超卓之处。

编者的话

ChatGPT应用层面非常广泛,能够编写程式、修复编码错误、生成资讯性文章、评论文章、用作搜寻引擎,以至编写歌曲、创建3D 动画、处理客户查询等。上月初,其开发商OpenAI 更推出ChatGPT API,让第三方的开发者能够透过应用程式介面,将 ChatGPT 与自己的产品及服务连结起来,这项突破性的科技在商业化后,定必会为各类产品及服务带来翻天复地的革命性改变,带领着普罗大众以急速的步伐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人工智能向来是「双刃剑」。对消费者而言,无强界的搜寻,再加上庞大及不断更新的数据库在背后支持,人工智能的效率无疑是非常高超。例如以往可能需要花数天来搜寻资料及编写的旅游行程,一个AI Chatbot只要花数秒钟便能完成,实在为消费者节省不少时间和精神。不久将来,为消费者提供客户服务的将不再是只懂回复预设答案的传统Chatbot,而是能够根据上文下理自动提供适当回应的人工智能客服人员。不过,AI Chatbot始终是新事物,在应用上仍有很多未知数,同时亦衍生不少道德、法律及网络安全的问题。

在科技领域内,一向是「胜者通吃」(winner takes all)。当全球数以亿计的用户一窝蜂不停试用ChatGPT,实际上是在不停为它「补习」,因为它是利用人类的回应和反馈来自我训练,其能力自然不断倍增。从市场竞争角度而言,尽管不同的AI Chatbot相继出现,若其用户数量及使用率远远不及一鸣惊人的ChatGPT,其竞争力自然会被大幅抛离,再次形成「独大」的局面,不论对市场竞争或消费者而言,未必是好事。

这类AI Chatbot的一大特点,就是用户提供的资料愈详尽,所得到的回复就愈精准,用户可能于不知不觉间提供了大量个人资料。因此,消费者本身必须负起责任,在享受甚至沉醉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亦要提高警觉。近日有ChatGPT用户报称看到其他用户的聊天纪录标题,引起个人私隐外泄的疑虑。OpenAI虽然表示已经修复此漏洞,但事件亦显示开发商可以存取用户的聊天内容,与该公司的私隐政策列明,用户数据会删除个人身分的识别信息后才被用于训练程式有所出入。

另一大隐忧是人工智能机械人被黑客利用来开发智能恶意软件程式或钓鱼网站。有网络安全专家曾表示,将GPT-3 平台与其他着重个性分析的 AI 即服务 (AI-as-a-service) 产品结合,可生成根据某人的背景、性格、所在地的法律而定制的钓鱼邮件。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超越人类,进一步降低犯罪门槛,消费者须小心分辨,以防类似去年底有信用卡用户资料被集体盗用事件再次发生。

AI Chatbot这项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如何在这股洪流中保障消费者权益,值得各方深思。包括 Elon Musk在内的过千名专家亦担心人工智能发展会陷入一场失控的竞赛中,签署了公开信呼吁暂停训练比 GPT-4 更强大的 AI 系统至少 6 个月,以便各方研究安全协议来控制风险。本会去年发表「道德与信心共融—促进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时已经提到,政府可参考相关司法管辖区的经验,加快建构一套适用于本地的人工智能管治架构,同时亦应多教育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务求令广大消费者可安全、安心地迎接人工智能年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