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响应315可持续消费模式 重用二手傢俬实践「惜物减废」文化

  • 2020.03.16

今年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消费模式(The Sustainable Consumer)」,倡议提升对可持续消费的关注,并透过公众教育及知识分享,让消费者培养环保消费习惯,将「可持续」的元素融入生活每个细节。日趋便利的消费模式,容易促使衝动和过度消费;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至弃置消费品对堆填区的负担,每一个环节,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实践「可持续的消费模式」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

消费者委员会响应国际消费者联会的号召,特别设计了一份环保消费挑战的测验,分基本版及进阶版两个级别,消费者可透过今期《选择》月刊或《选择》的网页,免费下载阅览,从衣食住行4方面,自我检视有否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转化为日常消费行为,建立个人的「可持续」生活模式,让人人都可以成为「环保消费达人」,为自己、为地球多出一分力。

推动「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延长产品的寿命。消费者在送旧迎新之时,除了可考虑将仍可使用的旧傢俬回收,物尽其用;亦可透过二手物品平台/店舖寻找合用的二手傢俬,代替购买新傢俬,支持「惜物、减废」的文化。消委会检视了本港7间提供二手傢俬回收服务的公司,发现儘管大部分公司都会收费,而且需时等候上门回收,但它们一般会把回收的傢俬放在二手市场出售,部分更表示会捐赠予有需要人士或慈善团体,将可用资源重新分配,支持环保减少产生废物。

消委会于去年11至12月,向11间提供二手傢俬回收服务的公司发出问卷,查询相关服务的收费及资料,包括可回收傢俬种类、回收準则、所需时间、收费、售后服务及处理二手傢俬的方法等,最终有6间回覆,回覆率不足6成,业界反应欠踊跃。消委会于网上搜集没有回覆调查问卷的公司资料,发现部分公司未有设立网站或网站资料不详尽,只有1间的网上资料较为齐备,亦涵盖于是次调查当中。消委会建议业界增加透明度,让消费者获得全面正确的资讯,提升他们的信心支持重用二手傢俬的理念。

调查结果显示,7间回收公司中,有5间会视乎傢俬的质量、数量、地区或实际环境而决定收费,只有1间设有较清晰的收费表供参考;若回收的傢俬属高价值,1间或会在扣除人工等成本后付费回收;1间则提供免费或收费选项,选择免费服务或需轮候较长时间。另有1间回收公司会提供免费服务,除非回收超大型傢俬,或回收地点需经楼梯搬运,便会收取每层每件$50至$100的搬运费,最高只搬5层。

回收的傢俬外观需较新净、可重用及结构安全,大部分公司更会视乎傢俬的款式、数量、搬运地区或尺寸而决定是否回收。个别公司对回收部分需要拆装或特别处理的物品,例如碌架床架、组合柜、座地/枱灯等,或会有特定要求,包括是次调查的1间公司指明只接受不需拆装的衣柜。至于入墙、订造、太旧、已损坏或褪色的傢俬,一般不被接受回收,当中1间表明不会回收个别品牌的傢俬;而回收的电器产品则需功能正常。因此消费者打算回收傢俬时,应仔细确认该件傢俬是否符合回收公司的要求。

虽然调查的公司都会要求消费者预先传送有关傢俬资料作参考,评估会否回收及相关收费,但若上门时发现傢俬的实际质量或数量与描述有差异,1间公司会拒绝回收,并表示如全部回收物品都未能回收,仍会收取运输及人手成本的费用;5间或会拒绝回收,当中3间会视乎情况而额外收费;馀下1间会与消费者商讨,或收取额外费用。

对于不符合回收準则需要弃置的旧傢俬,6间公司会因应个别傢俬的尺寸、种类、重量、搬运环境及地区而收费;3间会要求消费者先光顾公司的二手傢俬,才考虑提供弃置旧傢俬服务。

回收的傢俬及后主要在店舖、工场或网上销售。3间回收公司会将部分傢俬捐赠予有需要人士、慈善团体或街坊邻里,其中1间更声称会让人免费自取。至于售后服务,3间指如出售的二手货品有结构或功能上的问题,客户可于购买后7天内联络公司跟进;1间可安排师傅上门为出售的二手傢俬补色或维修;1间会为二手电器产品售后1个月内损坏接受退款申请。2间没有为出售的二手傢俬提供保养,但其中1间指出若在自行组装二手傢俬时遇到技术问题,公司可以电话或即时通讯程式等渠道提供适当指导,或收费上门协助。

回收及购买二手傢俬能对旧物赋予新意义,同时亦可减少堆填区的压力,增加旧物循环再用的机会。消费者光顾二手傢俬回收公司时,可注意以下事项:

  • 清楚查询可被回收傢俬及电器的类型、收费、付款方式,以及公司上门回收的所需时间,确保回收服务配合自身需要;
  • 二手傢俬大多有瑕疵或轻微损坏,购买时应留意褪色、刮痕、柜门门铰或抽屉是否顺滑;
  • 部分店舖虽然设有网上售卖服务,方便客户选购,但仍应尽量亲身前往选购,查看傢俬的实际损耗程度;
  • 二手傢俬的售后服务未必与全新傢俬相同,购买前应详细查询相关条款,购买及送货时亦应检查清楚才收货。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