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专栏文章
  • 2016.02.26

近年加工食品陆续被发现使用了禁用色素、含重金属以至含有致癌物质,面对这些新闻,一般人也会较从前注重健康饮,虽然部分消费者或会成了「惊弓之鸟」、什么都不敢吃。但最令人担心的是对这类新闻变得麻木的人,他们认为「反正世界已被污染,吃什么都死,不如像鸵鸟般什么都不管了」!

最新例子是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加工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和烟肉,列为最高级别的「1类致癌物」。又将红肉列为「较可能对人类致癌」的2A级;外界纷纷将火腿、香肠和同样被列为「1级致癌物」的香烟、石棉看齐。「吃香肠跟抽烟一样致命」成为不少媒体的标题。尽管世卫表明,列入一级致癌物的食物,是指有足够科学证据证明,它们与人类致癌有关,并不等于吃香肠和抽烟具有同样的风险。

然而报告在欧洲引起极大的回响,以帕尔马火腿(Parma Ham)闻名的意大利,直斥世卫的报告是「毫无意义的危言耸听」;拥有1500种不同类型香肠的「香肠大国」德国,其食品及农业部长施密特批评,不应把肉类和香烟、石棉归作一类,并呼吁民众放心继续享用香肠美食;邻国奥地利举手赞同之余,更不忘推销当地的香肠才是世界第一!

至于经常外出用膳的香港人,早餐是「火腿通粉加肠仔蛋」、午餐一碟「杂扒饭」,晚上再来一煲「腊味煲仔饭」,肯定超出世卫指每日吃50克加工肉上限,大肠癌风险激增18%。以香肠为例,去年本港入口总量比2013年及2012年分别上升3.9%及17%;有网媒制作短片,戏谑市民不要进食「餐肠面、肉丁面、汉堡扒、公司三文治,火腿意粉……」一口气说了几十款香港人常点的食物,如果真的「罢食」,以后再也不用到茶餐厅了。短片虽是戏言,但亦反映加工肉制品已全面渗入了香港的饮食文化。近年大肠癌在香港,已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号杀手,港人多吃加工肉和红肉是元凶之一,采取鸵鸟政策的消费者不可再视而不见了!必问:吃后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消委会经常做食物安全测试,记者朋友必问的一条问题: 「吃了这些食物,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聚焦回答这类问题可分几个层次:一、先弄清楚相关食物的风险和出事后的严重程度;二、吃的分量如何?三、次数――究竟是每餐都吃?还是一个月才吃一次?弄清楚这些问题,加上检视生活习惯,就可以做好饮食习惯的风险管理。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出神入化」,有时很难分辨自己究竟吃进了什么。在日本,一位被誉为「添加物达人」,专门从事食品添加的业者,一天他回家,看见女儿正吃着自己一手研制的肉丸子。原来这位「添加物达人」将厂商采购回来的廉价牛肉屑,用了三十多种添加物,包括防止褪色的抗氧化剂,还有大量化学调味剂、增味剂和防腐剂,令原来的「垃圾肉」升级成为大受欢迎的肉丸子!基于自责和内疚,那位「添加物达人」最终辞去高薪厚职,转而四出宣扬食品添加剂的祸害。

要了解自己饮食习惯是否健康,首先要记录每天吃了什么,加上营养热量分析,便得知答案。听来似乎复杂,但其实网上资讯发达,要搜寻相关数据并不困难;另一重点是仔细看清商品背面的营养或成分标签。例如留意蔬菜包的背面有否列明使用了「漂白剂」或「抗氧化剂」等添加物;此外尽量选购「加工度」较低或「未经处理」的食材。例如从街市买新鲜蔬果来自制沙律,总比加工后的盒装沙律来得健康;另外避免高温烹煮或烧烤锅煎肉类,都可以减少食物产生多环芳烃和杂环芳胺等致癌物,久而久之便能培养较佳的饮食习惯。

当然,香港人工作繁忙,未必有时间亲自下厨,三餐在外用,唯有尽量减少吃加工肉类的量和日数,亦有助降低风险。平日除了奉行多菜少肉的原则外,还可尝试减少每星期吃加工肉的日数。例如有朋友选择每个星期至少一两天尽量吃清淡的蔬菜为主;正如世卫,并不否定肉类的营养价值,亦非曲线鼓励素食。然而当全球每年大约有3.4 万癌症病例是死于大量进食加工肉,是否加入这个行列,选择权仍然在消费者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