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選擇月刊 封面專題】自願醫保攻略

  • 2020.01.15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保費差異大

根據醫院管理局網頁資料,非緊急病人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一般需輪候2小時以上,最長或需輪候6小時以上。有鑑及此,好多香港人為免於公營醫療機構的長時間等候及想享用較優程度之醫療服務,不少市民或會考慮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而購買醫療保險可為相關醫療支出提供保障,讓市民在有需要時可因應情況選擇不同渠道的醫療服務。

自願醫保標準計劃保費可差2倍,靈活計劃賠償上限相差逾71倍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自願醫保的標準及靈活計劃,發現29個標準計劃絕大部分保障範圍及保額相同,不過不同計劃所收取的保費差距亦可高達近3倍。至於28個靈活計劃的每年賠償上限由$42萬至$3,000萬不等,相差逾71倍。

標準計劃最高和最低保費相差近2

保費方面,雖然29個標準計劃基本保障的項目及保額均相同,但保費卻可有很大差別。標準保費會以出生年齡組別,再分性別比對而有所差異。每個類別最高和最低的保費相差可相接近2倍,以70歲的女性為例,保費最高的計劃收取每年$30,736,而最低的只須$8,419,相差約2.1倍。如果只比較保障完全相同的10個計劃,保費同樣存有差異,以25歲男性為例,最低及最高的保費分別為$1,689及$3,006,相為配合不同投保人的需要,保險公司可在在標準計劃的框架上,推出靈活計劃,提高基本保障的賠償限額,或按當局的規定,加入可與基本保障相輔相成的保障項目,例如緊急門診治療或家居看護保障等。
 

靈活計劃附加保障難比較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全數21間保險公司提供的28個靈活計劃的保障及保費,發現靈活計劃的附加保障五花八門,難以直接比較。有計劃會就大部分基本保障項目設全數賠償,另外有些計劃的投保人則須選擇俗稱墊底費的自付費數額選項。

轉保或加入自願醫保要留意是否需要核保

  • 已購買一般醫保的消費者:

保險公司將現有醫保計劃,加入自願醫保的保障特點,並轉換成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在保單續保時,保險公司會直接把現有保單續保至自願醫保,如現有保單有保證續保的條款,轉移過程中毋須重新核保。

  • 打算「轉保」的消費者:

將現有一般醫保轉為自願醫保計劃,受保人或需重新核保及披露最新健康狀況。要注意在轉移過程中,若保險公司拒絕接受轉移申請,或受保人不接受重新核保後的結果,受保人仍可繼續受保於其現有醫保。

消費者在購買或考慮是否轉移至自願醫保計劃時應留意以下事項:

  • 評估現有醫療保障是否足夠,及經濟狀況能否應付額外保費開支;
  • 比較原有保單及自願醫保的保障範圍及賠償限額,如原有保單的保障已經足夠,未必需要額外購買或轉移至自願醫保;
  • 比較原有保單及自願醫保的保費,不少保險公司為吸引客戶購買/轉移保單,會提供保費折扣,但多為短期或限時優惠,最重要是按負擔能力而決定,避免因未能負擔保費而影響保障;
  • 留意轉移保單是否需重新核保或披露最新健康狀況,若需重新核保,有機會就當時的已知病症加設不保事項或附加保費。即使是未知的病症,新保單亦有機會於保單開始的數年只提供部分保障;
  • 如有意選擇能提供全數賠償的計劃,留意是否提供自付費選項,小心衡量所需保費及選擇能負擔的數額;
  • 投保時應按要求如實申報各項資料及病歷,避免因遺漏或隱瞞資料而影響日後的保障;
  • 投保後應留意及保留保險公司的信件及保費收據,以作日後申請扣稅之用。

資料來源:519期《選擇》月刊(2020年1月15日)

如欲訂閱全文,請瀏覽網上《選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