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調製茶類飲品暗藏高糖危機 5款糖分超出每日攝取上限

  • 2019.02.14

是次測試包括8種非預先包裝調製茶類飲品共127款樣本,當中78款為原味(即店舖預設的調製配方)樣本、39款不加糖(即要求調製過程中走糖)樣本,以及10款不加糖的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樣本,並檢視3種共11款預先包裝茶類飲品的營養標籤資料。

糖含量差異大相差近7

測試發現,78款非預先包裝的原味樣本中,糖含量差異頗大,由每100克含1.4克至11克不等,相差近7倍,當中以百香果紅茶的平均糖含量最高,每100克含7.1克糖;而平均糖含量最低的是芝士奶蓋/奶蓋綠茶,每100克只含3.5克糖。

世衞強烈建議,每日從膳食中攝取2,000千卡能量的成人每日應攝取少於50克的游離糖,以減少患肥胖症,或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並建議進一步將攝入量減至少於25克,以降低蛀牙的機會。

在78款非預先包裝的原味樣本中,有5款的糖含量(以每杯計算,並假設樣本含有的所有糖均為游離糖)均達50克或以上,即飲一杯已超出全日游離糖攝入量的上限。當中1款抹茶拿鐵(72克),是今次研究中每杯糖含量最高的樣本,喝一杯相等於攝入14粒方糖(每粒方糖約5克糖);另外4款,包括:百香果紅茶(55克)、芒果綠茶(51克)、蜂蜜綠茶(51克)及茉莉綠茶(50克);此外,48款樣本含25克糖或以上(50克糖以下),飲一杯已等於或超過每日游離糖攝取上限的一半,測試的飲品當中以百香果紅茶的平均糖含量是最高的,9款樣本中,除1款糖分超出50克每日游離糖攝取上限外,其餘8款亦達25克或以上。

11款屬「含高糖飲品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每100克/毫升飲品如不超過5克糖及0.5克糖,可分別稱為「低糖」及「無糖」,而根據衞生署發出的「學生小食營養指引」,每100毫升飲品若含多於7.5克糖,便屬「含高糖分飲品」。是次檢測發現10款原味樣本,每100克含7.6克至11克糖,被視為「含高糖分飲品」;另有34款屬「低糖」。

消費者須留意每杯飲品的分量,如果分量較大,即使飲品屬「低糖」,其總含糖量亦有機會較不屬「低糖」而分量較少的飲品為高。是次測試的78款原味樣本,飲品分量最少的只有350克,較最多的700克少一半,以2款蜂蜜綠茶樣本為例,1款600克的「低糖」樣本,每100克含4.8克糖(即一杯29克糖),而另1款410克的樣本,每100克含5.5克糖(即一杯22克糖),所以喝一杯「低糖」但分量大的飲品,所攝取的糖分可以比喝一杯「非低糖」但分量較少的飲品為高。

有消費者可能會於下單時,要求店舖去糖或走甜,以避免攝入過多糖分,但測試顯示所謂不加糖的樣本,糖分不一定較少。可能由於這類飲品屬人手調製,每杯所添加糖的分量未必每次相同,測試反映業界的質量管理未臻完善,消委會呼籲商戶應確保飲品具有穩定的品質。

一般來說,不加糖樣本的糖含量均較原味樣本少,其中,茉莉綠茶每100克的平均糖含量更可減99%,不過,加入濃縮果汁、蜜糖或果汁糖漿的樣本,例如百香果紅茶、蜂蜜綠茶等,由於必需使用的原材料本身已含糖,所以即使要求不加糖,亦只能減少用來調節飲品甜度的糖或減少該原材料的分量,糖含量減幅有限,以百香果紅茶為例,不加糖樣本每100克平均減少17%糖,每杯所含的糖分仍達每日游離糖攝取上限的6成。

珍珠糖含量不容忽視

另外,珍珠奶茶內的珍珠,亦是糖分和能量的重要來源,從10款珍珠奶茶不加糖樣本抽出的珍珠作測試,發現每分珍珠的糖含量由1.1克至11克不等,差距達9倍,最高的樣本等同每日游離糖攝取上限的22%,證明業界在採購或烹調材料時有空間改善;另外,珍珠的能量值亦不容忽視。以是次研究的珍珠為例,一杯「原味」珍珠奶茶平均的能量值為400千卡,當中170千卡,即超過4成能量來自珍珠。故此,喜歡喝珍珠奶茶的消費者,須留意進食珍珠的分量,以免攝入過多糖分及能量。

測示結果顯示,8類茶類飲品樣本中,以珍珠奶茶的平均能量值最高,每100克含78千卡,其次為芋香奶茶、芝士奶蓋/奶蓋綠茶和抹茶拿鐵,分別有74千卡、57千卡和56千卡。78款原味樣本每杯的能量值,由最低87千卡至最高600千卡。其中能量值最高為1款芋香奶茶的樣本,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能量計,佔每日所需能量的3成。若以一日三餐計,則飲用一杯,等同於一餐所需攝取能量的9成。

此外,是次亦檢視3種合共11款預先包裝茶類飲品樣本的營養標籤,發現抹茶拿鐵每100克的平均糖含量和能量值最高,當中1款抹茶拿鐵每100克的糖含量達10.3克,飲用1包已超過游離糖攝入限量的4成,其能量值亦達每100克含101千卡,糖含量及能量值是11款樣本之最。

糖含量和能量值最低的則是茉莉綠茶,分別有3款樣本屬「無糖」飲品。檢視結果反映同類飲品的糖含量和能量值各有差異,消費者於購買預先包裝飲品時,應細閱營養標籤和留意飲用分量。

給消費者的建議:

  • 選擇糖含量較少的飲品,並應盡量選擇「不加糖」或「少糖」配方;
  • 應留意飲品的分量,選擇分量較少的飲品或與人分享;
  • 小心選擇添加的配料,應留意配料會否增加飲品的糖含量和能量值;
  • 購買預先包裝飲品時,可參考營養標籤上的糖含量及能量值。

給飲食業界的建議:

  • 業界應檢視飲品的預設調製配方,並選用較低糖/脂肪含量的配料,例如採用不含糖分的綠茶粉,讓消費者可選擇糖的分量,或選擇用脫脂牛奶代替奶精;
  • 做好質量管理,確保產品有穩定的質素,制定標準程序製作飲品,及使用標準量匙添加所需分量的糖或其他含糖原材料等;
  • 業界除提供中杯或大杯的飲品外,亦應提供分量較少,例如250毫升的飲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 在菜單、價目表及其他印刷品上展示所供應飲品的營養成分資料(尤其是能量/卡路里和糖),讓消費者作出知情的選擇。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