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專欄文章
  • 2016.02.26

近年加工食品陸續被發現使用了禁用色素、含重金屬以至含有致癌物質,面對這些新聞,一般人也會較從前注重健康飲,雖然部分消費者或會成了「驚弓之鳥」、什麼都不敢吃。但最令人擔心的是對這類新聞變得麻木的人,他們認為「反正世界已被污染,吃什麼都死,不如像鴕鳥般什麼都不管了」!

最新例子是世界衞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加工肉製品,包括香腸、火腿和煙肉,列為最高級別的「1類致癌物」。又將紅肉列為「較可能對人類致癌」的2A級;外界紛紛將火腿、香腸和同樣被列為「1級致癌物」的香煙、石棉看齊。「吃香腸跟抽煙一樣致命」成為不少媒體的標題。儘管世衞表明,列入一級致癌物的食物,是指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它們與人類致癌有關,並不等於吃香腸和抽煙具有同樣的風險。

然而報告在歐洲引起極大的迴響,以帕爾馬火腿(Parma Ham)聞名的意大利,直斥世衞的報告是「毫無意義的危言聳聽」;擁有1500種不同類型香腸的「香腸大國」德國,其食品及農業部長施密特批評,不應把肉類和香煙、石棉歸作一類,並呼籲民眾放心繼續享用香腸美食;鄰國奧地利舉手贊同之餘,更不忘推銷當地的香腸才是世界第一!

至於經常外出用膳的香港人,早餐是「火腿通粉加腸仔蛋」、午餐一碟「雜扒飯」,晚上再來一煲「臘味煲仔飯」,肯定超出世衞指每日吃50克加工肉上限,大腸癌風險激增18%。以香腸為例,去年本港入口總量比2013年及2012年分別上升3.9%及17%;有網媒製作短片,戲謔市民不要進食「餐腸麵、肉丁麵、漢堡扒、公司三文治,火腿意粉……」一口氣說了幾十款香港人常點的食物,如果真的「罷食」,以後再也不用到茶餐廳了。短片雖是戲言,但亦反映加工肉製品已全面滲入了香港的飲食文化。近年大腸癌在香港,已成為僅次於肺癌的第二號殺手,港人多吃加工肉和紅肉是元兇之一,採取鴕鳥政策的消費者不可再視而不見了!必問:吃後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

消委會經常做食物安全測試,記者朋友必問的一條問題: 「吃了這些食物,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聚焦回答這類問題可分幾個層次:一、先弄清楚相關食物的風險和出事後的嚴重程度;二、吃的分量如何?三、次數──究竟是每餐都吃?還是一個月才吃一次?弄清楚這些問題,加上檢視生活習慣,就可以做好飲食習慣的風險管理。

現代食品加工技術「出神入化」,有時很難分辨自己究竟吃進了什麼。在日本,一位被譽為「添加物達人」,專門從事食品添加的業者,一天他回家,看見女兒正吃着自己一手研製的肉丸子。原來這位「添加物達人」將廠商採購回來的廉價牛肉屑,用了三十多種添加物,包括防止褪色的抗氧化劑,還有大量化學調味劑、增味劑和防腐劑,令原來的「垃圾肉」升級成為大受歡迎的肉丸子!基於自責和內疚,那位「添加物達人」最終辭去高薪厚職,轉而四出宣揚食品添加劑的禍害。

要了解自己飲食習慣是否健康,首先要記錄每天吃了什麼,加上營養熱量分析,便得知答案。聽來似乎複雜,但其實網上資訊發達,要搜尋相關數據並不困難;另一重點是仔細看清商品背面的營養或成分標籤。例如留意蔬菜包的背面有否列明使用了「漂白劑」或「抗氧化劑」等添加物;此外盡量選購「加工度」較低或「未經處理」的食材。例如從街市買新鮮蔬果來自製沙律,總比加工後的盒裝沙律來得健康;另外避免高溫烹煮或燒烤鍋煎肉類,都可以減少食物產生多環芳烴和雜環芳胺等致癌物,久而久之便能培養較佳的飲食習慣。

當然,香港人工作繁忙,未必有時間親自下廚,三餐在外用,唯有盡量減少吃加工肉類的量和日數,亦有助降低風險。平日除了奉行多菜少肉的原則外,還可嘗試減少每星期吃加工肉的日數。例如有朋友選擇每個星期至少一兩天盡量吃清淡的蔬菜為主;正如世衞,並不否定肉類的營養價值,亦非曲線鼓勵素食。然而當全球每年大約有3.4 萬癌症病例是死於大量進食加工肉,是否加入這個行列,選擇權仍然在消費者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