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專欄文章
  • 2014.10.10

消費嫺談—黃鳳嫺

近年萬聖節在香港流行起來,十月三十一日晚,年青的戴著面具,三五成群到酒吧狂歡、有的夜闖「鬼屋」(主題公園的應節推廣)比拼膽色、年幼的也扮得「鬼」模「鬼」樣,手拖手挨家挨戶要糖果。

萬聖節未到,應節商品已率先登場。石板街樓梯旁的小店兩、三星期前已掛滿了各式恐怖嚇人的面具,沾了血的斷肢模型和造型古怪的假髮、衣飾。是為了營造節日氣氛?還是乘勢製造商機?

香港作為華洋集處之地,不少傳統節慶亦被附上不同名字,例如,中秋節稱作「彩燈節」、「月餅節」,又把端午節稱作「糉子節」。只要是能把傳統節慶的典故和精神得以傳承,多點包裝宣傳倒也是值得支持。可是,近年有不少人嘆謂節日已被過度商品化。

在市場的包裝下,推廣節日的重點往往是歡聚一堂和消費的時間,反之原有的歷史、文化或宗教意就鮮有提及,變得印象模糊!例如各地大小購物商場有一個吸引人流的共同做法,就是利用慶賀節日的擺設和裝飾提升吸引力,令消費者在節日裝置前停留、拍照。原因很簡單,只要消費者留在商場內走逛,商場內的店舖就有商機。在商言商,這手法可以理解,但所欠的可能是推廣深層次歷史文化的心思!

從熱潮全球化的觀點而言,節日商品化可視為一般外在的推進力量。藉著消費產品或服務,促進文化交流和文化多元性發展。以最能刺激消費意慾的聖誕節為例,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個跨宗教、跨文化、跨種族膚色的節日,正好體驗了「普天同慶」的真締。

中西節日都是傳統智慧的累積,不少深含歷史和文化意義,有的更是一整個社會奮力悍衛的核心價值觀的根源,務必世代傳承。值得思考的是,若節日逐漸脫離它的深層意義,如掏空後在觀念上只是另一購物節或吃喝節,就會失卻它的真正光彩。

應節的飾物、裝置、食品、賀禮每年都在大量耗用地球資源;還有節日過後堆積的垃圾,對我們的文化和環境都會有所破壞!

年底幾個重要的中西節日將至,大家不妨放下忙碌,花點心思,多瞭解節日背後的歷史和意義,準備慶祝時可考慮自家製應節裝飾、與親戚朋友共聚時多談節日的典故,可能更能品味節日的意義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