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甚至長者都有使用社交媒體分享生活點滴的習慣,猶如在網上世界擁有第二身分。然而,就如草木枯榮一樣,生離死...
同一店舖兩度涉及售賣偽冒藥物案件
辦理「安置龕位」遇紛爭 消費者的無奈
香港快運事件凸顯業界流弊 檢視制度以加強監管
62個樓按計劃大比拼
本港樓價升勢不斷,與上一代人比較,純粹依靠積蓄置業對現代「打工仔」來說可算是遙不可及,要達成置業夢想,樓宇按揭在所難免成為人生中最...
LASIK vs SMILE激光矯視手術收費及風險
引入拒收登記註冊可減促銷電話滋擾 防止受騙還須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慎選「增值」課程免招損失
消費者早已意識到自我增值的重要,市場上充斥著不同類型的進修或培訓課程,性質包羅萬有,有輔助學生學習、提升在職人士資歷、發展個人興趣...
涉及售賣偽冒藥物 售貨員及店東各罰款$6,000
涉及售賣偽冒藥物案件的售貨員被判緩刑2年
建議先下載PDF檔案,並使用PDF閱讀器開啟,以獲得最佳的閱讀體驗
本文所含資訊基於出版時可獲得的來源和資料。儘管本會已盡一切努力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意味著某些細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過時或不準確。建議讀者在依賴本文資訊前進行核實,本會不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此外,請查閱隨後的《選擇》月刊中發布的關於本文資訊的任何更正(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