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髮型是人的第二張臉,換一個髮型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因此家中總會常備兩三款頭髮造型產品「看門口」,以便打造出不同髮型迎合不同場合需要。消費者委員會參考內地《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歐盟《化妝品條例》和香港《空氣污染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規例》的相關要求,測試市面上50款頭髮造型用品,結果發現逾9成樣本檢出有害物質,當中更有部分超出歐盟、內地或本港規定,例如4款(3款髮蠟及1款髮泥)檢出歐盟禁用、會引致生殖毒性的香料致敏物質鈴蘭醛(BMHCA),3款髮蠟檢出歐盟禁用防腐劑甲基異噻唑啉酮(MIT),1款髮蠟樣本檢出的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濃度超出內地及歐盟的要求,1款定型噴霧樣本檢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達77%,超出本港規定的55%。調查亦發現多款樣本所含的香料致敏物質例如芳樟醇及檸檬烯,均超出歐盟須標示該等成分的上限,惟包裝未有標示相關成分。整體而言,5種頭髮造型用品中,以髮蠟樣本所檢出歐盟禁用香料致敏物質和防腐劑最多,當中7款樣本檢出禁用或限用的防腐劑,3款更檢出禁用香料致敏物質,情況並不理想。消委會促請生產商積極改善產品安全,讓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消委會從不同零售店購買了50款頭髮造型用品樣本進行測試,每件價錢由$30至$650,當中包括14款壓縮氣罐裝噴髮膠(定型噴霧)、9款非壓縮型噴髮膠/造型護理噴霧、10款定型啫喱/泡沫/髮乳類產品、10款髮蠟和7款髮泥。測試按樣本的類型及其主要成分進行,以檢視當中是否含相關的有害物質,包括香料致敏物質、污染物多環芳香烴、防腐劑、重金屬和VOC。
近9成含香料致敏物 4款更含歐盟禁用香料
不少造型產品都帶有香味,令頭髮塗抹後帶有香氣,或用作掩蓋一些成分的氣味,惟部分香料卻是引致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其中一個常見成因。歐盟《化妝品條例》把4種香料致敏物質列為禁用物質,不能添加於化妝品和護膚品之中。
測試發現4款樣本(包括3款髮蠟和1款髮泥)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致敏物質鈴蘭醛,含量由0.0018%至0.014%。鈴蘭醛屬第1B類生殖毒性物質,在動物實驗中對成年動物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造成影響,同時亦對下一代造成發育系統的毒性;有報告亦指出鈴蘭醛可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導致健康出現問題。
整體而言,測試發現近9成樣本(44款)檢出1至8種香料致敏物質,當中9款(包括3款壓縮氣罐裝噴髮膠、1款非壓縮型噴髮膠、2款定型啫喱、2款髮蠟及1款髮泥)檢出5種或以上的香料致敏物質,另外3款樣本的(包括2款造型護理噴霧及1款髮蠟)香料致敏物質總檢出量超過0.5%,情況令人關注。此外,多款樣本檢出芳樟醇及檸檬烯這兩款香料致敏物質, 30款樣本檢出芳樟醇的含量介乎0.0011%至0.093%,另有22款樣本檢出檸檬烯的含量由0.0017%至0.8%,全部超出歐盟須標示該等香料致敏物質的上限(免沖洗類產品:0.001%),惟部分樣本欠標示,建議廠商改善。
在使用噴髮膠類造型產品時,當中所含的液體會在使用時霧化成小滴狀(droplets)而大大增加被吸入的機會;有氣管敏感或哮喘等問題的人士,或會因吸入含香料致敏物質而引起過敏或不適。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使用噴髮膠時,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大量吸入氣霧。
3款檢出歐盟禁用防腐劑MIT或致嚴重過敏風險
防腐劑MIT為第1A類皮膚致敏物,海外研究報告指多達一成人有機會對MIT產生較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因此歐盟《化妝品條例》規定不可用於免沖洗式產品。測試結果發現3款髮蠟樣本防腐劑MIT,含量由0.0015%至0.0095%,未能符合歐盟的相關要求(不能使用於免沖洗產品),但符合內地要求(不能超過0.01%)。
9款樣本(3款定型啫喱和6款髮蠟)檢出另一種防腐劑paraben,因其防腐效能高且成本較低,所以被廣泛使用。當中1款檢出的propylparaben濃度為0.16%,超出內地及歐盟的要求(不能超過0.14%)。海外研究指部分parabens有機會出現仿雌激素(xenoestrogen)的效果,長期接觸或影響生殖系統。
定型噴霧全含VOC 1款超本港規定上限
為了使造型更持久,不少人會使用壓縮氣罐裝噴髮膠。此類產品含有VOC如乙醇和二甲醚,作為溶劑和推進劑,所帶來的潛在健康風險及污染問題不容忽視。使用定型噴霧時,VOC會散逸到空氣中,令室內空氣質素惡化;而在使用時吸入高濃度的VOC,可引致眼睛、鼻子和喉嚨不適,甚至造成頭痛、暈眩、影響視力等問題。部分VOC更已被國際癌症機構定義為可令人類致癌或可令動物致癌的物質。
測試參考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的建議方法進行,檢測14款壓縮氣罐裝噴髮膠樣本的VOC含量,結果發現樣本的VOC含量介乎14%至77%,含量最高的1款樣本(77%)超出本港《空氣污染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規例》訂下的最高可容許限值(55%),2款樣本的VOC含量則達上限,相關資料已轉交環保署跟進。另有5款樣本的VOC含量高於50%,雖然未有超出相關要求,惟含量亦偏高。然而,鑑於CARB自去年1月1日開始,將頭髮造型噴霧的VOC含量上限由55%降低至50%,希望藉此減低空氣污染問題,消委會促請生產商跟隨較嚴謹標準,進一步降低產品中的VOC含量。
逾半樣本標籤資料欠整全須加強產品資料透明度
是次測試亦檢視樣本的標籤資料,發現大部分樣本欠缺重要資料,令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或未能掌握全面的資料,情況有待改善。近4成樣本(19款)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成分列表,消費者或因未能得悉產品是否存在致敏物質,而增加誤用產品而出現皮膚過敏的機會。17款樣本沒有標示任何有效期資訊,1款壓縮氣罐裝噴髮膠樣本同時未有在包裝上以中文或英文標示「易燃或避免高溫」相關的警告字句。消委會促請有關供應商改善產品標籤,以保障消費者健康和提升資料透明度。
- 避免將造型產品用於頭皮上,使用造型產品後亦應盡快洗手,以減低致敏風險;
- 有氣管敏感或哮喘問題的人士,或會因吸入噴髮膠或噴霧產品所含的香料致敏物質而引起過敏或不適,使用時應保持空氣流通;
- 對濕髮進行造型或梳理,或使用「持久定型」造型產品後用梳子梳頭,都會令頭髮較容易斷裂,甚或導致脫髮。宜減少使用相關產品,或先讓頭髮部分風乾,再梳理或進行造型;
- 使用頭髮造型產品後,應每日用洗髮水清潔。若使用「持久定型」類造型產品(如噴髮膠和定型啫喱),則應用上清潔效果較強的洗髮水(如註明油性髮質專用的洗髮水),或要清洗兩次才可以徹底把造型產品洗乾淨。
- 長期積聚的殘餘物質有機會阻塞毛孔,若頭皮毛孔中的油脂遭阻塞未能排出,會導致細菌性毛囊炎,致結痂性脫髮;若頭皮對某些造型產品敏感,亦可能引致接觸性敏感發炎,嚴重可致脫髮或引發頭皮毛囊發炎 (即頭瘡),處理不慎會增加留疤及脫髮風險。
訂閱全文:https://ccchoice.org/573-hairstyling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