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防寒內衣保溫值相差可逾2倍 近半樣本排汗快乾效能遜色

  • 2018.01.15

 

近年冬季,越來越多消費者選購由合成纖維製成的保暖內衣,比起純羊毛或純棉質料,這些產品相對較薄、輕身和透氣,毋須穿著其他厚重的衣物,亦能達到保暖效果。然而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了20款保暖內衣及運動或戶外活動底層衣,發現樣本間的保溫值相差可逾2倍。另外近半數保暖內衣樣本(8款)排汗快乾的能力欠佳,或影響穿著時的舒適度。各樣本的耐用程度亦表現參差,近3成樣本的抗起毛球表現只獲2.5分或以下,個別樣本洗濯後尺寸變化較大。
 
測試涵蓋20款男女裝保暖、防寒長袖內衣,包括15款日常穿著的保暖內衣和5款運動或戶外活動底層衣,售價由$99至$559不等。測試主要比較樣本的保暖程度、透水氣度、排汗快乾程度和耐用程度。結果顯示,以5分最高,所有運動底層衣的總評均取得4分或以上的較佳成績。日常內衣樣本的排汗快乾表現相對較遜色,只有6成樣本(9款)總評取得4分或以上評分。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應按個人特定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暖衣。例如怕冷、較少運動的人士,可選購保暖程度較高的日常保暖內衣;至於好動、出汗較多,或長時間在戶外大風或寒冷環境下工作或運動的人士,宜選擇透水氣度高、排汗快乾表現較佳的運動底層衣,其耐用度一般較高,但價格亦普遍較貴。
 
各樣本的保暖程度懸殊,其中最低和最高保溫值的保暖內衣,分別是0.12 clo和0.23 clo,相差接近1倍;運動底層衣樣本的保溫值更由0.1 clo至0.32 clo,相差超過2倍。其中價格最高的樣本($559)和另1款男裝運動底層衣樣本(約$300),保溫值均只有0.1 clo,是所有測試樣本中最低。消委會提醒消費者,測試結果顯示產品價格和衣物的保溫值未必有直接關係。
 
為評估樣本經過多次洗濯後的保暖能力,消委會測量各樣本在洗濯30次後的表現,發現絕大部分樣本的保溫值並沒有減少,其中1款保溫值由未洗濯前的   0.1 clo,上升至洗後的0.28 clo,前後相差約1.8倍,估計是樣本經洗濯多次後,布料的蓬鬆度增加,令纖維間可以保存更多空氣以防止熱量流失所致;但同時亦有  1款樣本在30次洗濯後,保溫值由0.15 clo下降至0.06 clo,保暖程度下跌6成。
 
保暖衣洗得多無咁暖?
測試亦檢視了各樣本的透水氣及排汗快乾的能力,比較布料是否能將皮膚表面的「濕氣」排出,以及能否迅速將汗水吸收,並傳導至衣物表面散發,以免水分聚集在皮膚與衣服之間,造成焗熱、濕黏的感覺,或在寒冷的室外,汗水令體溫下降,使人感到濕冷。在吸水速度的測試結果顯示,8款保暖內衣樣本吸水速度較慢,需1分鐘以上才能將水珠完全吸收。相反絕大部分運動底層衣只需1或2秒便能完成,反映該類產品較適合運動時穿著,能有效將汗水從皮膚上吸走。不過,其中1款女裝運動底層衣,其主布料的內層(即貼向皮膚的一面)需1分鐘以上才能把水珠吸走,僅獲1點評分。
 
至於水分蒸發速度,撇除8款吸水較慢的樣本,其餘樣本由濕透至乾透需時相差超過1倍,由121分鐘至261分鐘不等。保暖內衣樣本的蒸發速度一般較快,最短為134分鐘,最長則為216分鐘;運動底層衣方面,除1款樣本需時最短的121分鐘外,其餘4款樣本都需220分鐘以上,方能將水分完全蒸發。水分蒸發速度較慢的樣本,其布料普遍都較厚,吸水後積存的水分較多,或因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乾透。
 
耐用程度方面,主要測試樣本的耐爆能力、抗起毛球度和洗濯後的尺寸及外觀變化。大部分樣本在耐爆能力測試中都獲5分,只有2款耐爆能力稍遜,分別獲4.5分和3分﹔另有1款因彈性大而未能完成測試。測試亦把樣本的布料分別進行125轉、500轉及2,000轉磨擦,然後評估樣本布料起毛球(pilling)的程度。測試發現除4款運動底層衣樣本的抗起毛球度取得最高的5分外,有6款測試樣本只獲2.5分或以下;經30次洗濯後,全部樣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或變長變闊,其中2款表現較差,分別在袖口、領口、上臂等位置出現縮水情況,縮水率約5%。
 
消委會的建議:
  • 起絨或刷毛布料的內衣比一般布料的保暖性好,適合特別怕冷的人士﹔
  • 蓬鬆的布料可讓更多空氣保存於纖維中,有效阻隔熱量流失。此外,柔軟度高的內衣亦較舒適﹔
  • 出汗較多的人士宜選擇排汗快乾功能較佳的內衣﹔
  • 皮膚較易對衣物物料出現刺激或過敏反應的人士及濕疹患者,宜選擇以純棉或棉纖維為主的內衣。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