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12上半年工作報告:立法保障消費權益成果豐碩

  • 2012.07.09

消費者委員會對立法會通過《競爭法》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感到鼓舞,並期望《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草案也能盡早通過,這些涉及保障消費者的立法,是消委會爭取多年的成果。

《競爭法》為本港市場健康發展奠下重要的里程碑,透過競爭,消費者將得以享受價格廉宜、更多高質素的貨品及服務。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為規管物業銷售的不良手法提供法律框架,保障一手住宅準買家。

消委會2008年向政府建議,透過立法規管商品及服務的不良營商手法,《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草案如獲通過,則不良銷售手法的涵蓋範圍將由貨品擴展至服務,並設立遵從為本的執法機制,以鼓勵商戶遵從法例和快速解決消費糾紛。

消委會副主席何沛謙表示:「過去數月本港就保障消費者的立法,取得豐碩成果;消委會日後將繼續爭取保障消費權益的立法。」

另外,消委會較早前公布《公平條款互利共贏》(標準格式消費合約中的不公平條款)報告,建議業界在標準格式消費合約中,採納公平條款及實施冷靜期,以保障消費權益;有關建議得到美容業界及社會正面回應。

團購投訴大幅攀升

何沛謙在回顧消委會上半年工作時指出,整體投訴個案輕微上升;但網上團購的投訴持續攀升則令人憂慮。

2012年上半年消委會收到13,900宗投訴,輕微上升5%,略高於2011年同期的13,279宗。

電訊服務的投訴仍居榜首,錄得3,261宗,但較去年同期的3,471宗,下跌6%。

值得關注的是有關食肆及娛樂服務的投訴大幅上升,從2011年上半年的436宗躍升至今年頭6個月的1,925宗,升幅超過三倍。當中約七成個案涉及一個銷售餐飲優惠券的團購網站於年初結業。

無論是貨品或服務,網上團購引發的消費者不滿持續增加。涉及網上團購的投訴升幅驚人,由去年上半年的56宗增加至今年頭六個月的2,149宗,升幅達38倍。約八成半涉及商戶無法提供貨品或服務,當中也包括前述提及的團購網站。網上團購投訴的範疇還涉及餐飲、美容、衣飾用品,以至醫療服務。

團購問題也導致美容服務相關的投訴上升33%,由2011年上半年的375宗上升至本年同期的497宗。該497宗個案中有154宗涉及團購美容優惠券的投訴,其中涉及美容優惠券失效的有88宗(58%)。

鑑於網上團購越趨普及,何沛謙提醒消費者留意網上購物的潛在風險:「消費應謹慎衡量一些聲稱大幅減價的貨品及服務是否可靠,及優惠是否有附帶條件,以免得不償失。」

跌幅較顯著的投訴類別

另一方面,部分投訴類別有明顯下降趨勢,包括健身會(-61%)、物業買賣(-45%)、參茸海味(-34%)、攝影器材(-27%)及嬰兒產品(包括奶粉)(-24%)等。

去年八月,消委會曾點名公布兩間以遊客為對象的影音店舖,以不良營商手法經營。有關措施頗見成效,內地旅客的投訴錄得下調,由去年頭六個月的847宗減至今年同期的695宗。

未來工作:

《競爭法》

消委會將加強對社會大眾及商界,特別是中小企業,就《競爭法》的教育工作,包括加強與區議會的聯繫、協助商界籌辦研討會,以及為教育局製作「香港競爭法」教材套等。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

消委會歡迎此項法例,為保障消費者購買物業的權益,提供一個期盼已久的規管架構,及以標準的實用面積定義,標示一手單位價格。消委會將致力推廣以實用面積計價,希望可盡早在物業買賣市場廣泛使用。

然而,消委會認為,法例的罰則是否足夠、規管機構的調查權力,以及沒收訂金的比例,仍是公眾關注的課題,政府應定出檢討法例的時間表,確保法例有效保障物業買家。

標準格式消費合約

消委會將繼續監察市場上使用不公平條款的情況,鼓勵商戶公平對待消費者,使用標準格式消費合約。

消委會推動網站無障礙瀏覽

消委會致力服務社群,當中包括傷健人士。為配合視障人士的需要,消委會的網站已加上多項輔助功能,包括一系列無障礙瀏覽的輔助功能,例如在圖片加上「替換文字」,並提供純文字版PDF文件檔案供下載、支援讀屏軟件等,方便視像人士瀏覽所有內容。

消委會將與社會上不同界別的人士攜手,推動數碼共融,為傷健人士改善網站的無障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