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銀行服務收費普遍上升 - 《選擇》月刊第393期

  • 2009.07.15

 

消費者委員會上月進行了22間本地銀行的收費調查,發現銀行存款利息下調的同時,不少銀行服務項目的收費卻有所增加。

調查顯示現時的銀行收費與2006年的比較,多項有上調,部分的收費項目加幅甚至高達一倍。

收費提高的項目主要涉及:低結餘戶口及不動戶戶口、支票退票、退回自動轉帳、簽發本票和禮券與及三個月內結束戶口。

低結餘服務費方面,22間銀行中只有3間不設最低結餘要求,其他銀行的結餘要求由$2,000至$30,000。

詳細分析顯示大部分銀行的最低結餘要求為$5,000,3間為$10,000和$30,000,只有1間的要求是$2,000。

低結餘服務收費每月由$25至$200;2006年為$10至$200。

不同銀行有不同計算戶口結餘的方法,一般會將儲蓄和支票戶口的結餘合併計算為平均每月結餘。

不動戶口方面,只有兩間銀行不徵收這費用,9間銀行已提高收費,增幅由6.7%至100%。

銀行一般要求客戶開戶後保留帳戶最少3個月,否則最高可被收取$500的費用,與2006年比較增幅最高達200%。

17間銀行提高了因資金不足而退票的收費,介乎$110至$150,較2006年增加8.3%至50%。

若因其他原因而被退票,所收取的手續費的增幅由33.3%至66.7%。同樣地,退回自動轉帳的收費,增幅由8.3%至50%。

要避免此類徵費,存戶簽發支票或自動轉帳日前,應先查核戶口結餘並存入足夠款項。

調查亦發現14間銀行提高了簽發本票收費,由25%至50%。但只有兩間銀行增加簽發禮券收費。

雖然增加收費影響消費者,銀行的分行數目整體卻有上升。調查發現銀行分行的整體數目,在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期間,由1,209間上升至1,299間,增幅7.4%。

6間銀行的分行數目減幅由7.2%至28.8%;有10間則增加了分行,增幅由2.4%至37.8%。4間則維持不變。

銀行在近年普遍加強了網上理財和其他自助銀行服務 - 約95%的銀行提供免費網上銀行服務。

根據香港銀行公會的資料,2008年以5間主要銀行的交易數目計,自動櫃員機的使用率為36%、網上銀行服務(33%)、分行(22%)、銀行電話理財(7%)。

雖然越來越多客戶使用自助銀行服務,但仍有22%的交易是在分行進行。

銀行應繼續提供便利的分行服務和費用減免,協助較弱勢和不懂使用科技資訊的社群使用自助銀行服務。

儲蓄利率由2006年的2.25%至3.45%,大幅減低至現時的0.001%至0.2%,不少存戶把資金存放到可提供較高利息的中小型銀行或財務公司。

消費者應留意,現時政府提供的百分百存款保障計劃亦涵蓋存放在有限制牌照及接受存款公司的存款,惟該計劃將於2010年底屆滿,屆時存戶可能要自行評估在不同機構存款的風險。

要避免不必要的服務收費,可注意以下數點:

  • 合併戶口以集中資產,可避免繳付低結餘收費,甚至可提升至戶口類別較「優先」的綜合理財服務,但須留意綜合理財服務是否適合個人需要,與及使用條款。

  • 盡量使用網上理財,較使用分行櫃位服務節省時間和收費,例如透過網上購買禮券,所收取的費用會較透過分行辦理優惠。

  • 可考慮使用豁免戶口服務費的銀行,部分銀行會因應情況豁免某些客戶(例如長者、領取綜緩人士)的收費。亦可考慮銀行為客戶提供免收低結餘收費的特別儲蓄戶口,但須留意其使用條款、如存戶親身經分行櫃位進行提款或轉帳須支付費用。

《選擇》月刊現已上網,網址為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同時可透過電訊盈科固網及流動電話服務接收。

歡迎被邀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傳媒引用新聞稿的內容。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