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檢視慳電膽節能及安全表現-《選擇》月刊第391期

  • 2009.05.15

慳電膽的省電和安全程度是否與聲稱的一樣?

是次共測試了20個型號的效能和安全。

效能測試與機電工程署聯合進行,所有樣本都經過一系列的效能測試項目:

  • 聲稱的電功率是否準確,樣本的額定電功率由7至25瓦特;

  • 光度跌幅(即光衰,比較燃點100小時後及2,000小時後的光度跌幅);

  • 光效(光效數值越高,表示該慳電膽發出同等光度時越慳電)。

在電功率準確度方面,大部分樣本的實際輸入電功率比標註低。

其中5個樣本的實際輸入電功率與標註電功率的差距達15%或以上-當中一樣本標註電功率為11瓦特,但卻只量得4.4瓦特,比標註少了60%。

慳電膽的實際電功率若比標註為低,便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照明度,消費者應留意兩者的差距,但亦須留意電功率大的型號往往售價較高。

不少慳電膽以其較低電功率可比擬較高電功率的鎢絲燈膽作為賣點。

但測試發現差異可以很大,舉例來說,有兩個標註9瓦特的慳電膽樣本同時聲稱與45瓦特的鎢絲燈膽相約。但一個樣本量度得的輸出光度為511流明(lumen)和電功率8.2瓦特,另一樣本卻只有153流明及4.8瓦特,以光度計,兩者相差2.3倍。

慳電膽用上一段時間後,輸出光度會比初期減弱,各慳電膽樣本在100小時至2,000小時期間輸出光度的平均跌幅由5.2%至19.3%,若光度跌幅太大,即使慳電膽的壽命未盡,用戶也可能因光度不足而需要更換。

慳電膽的節能表現決定於光效。樣本的光效由31.9至68.6流明/瓦特,相差多達一倍。

消費者委員會負責進行安全測試,包括防觸電測試、燈頭互換性及標籤說明。

除了4個樣本外,其餘都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60968的規定。該4個樣本未能通過一至兩項較次要的安全規定:

  • 沒有標註電功率和電流;

  • 燈頭互換性不足,有可能導致電路接觸不良;

  • 有樣本的金屬膽頭不能全部藏在標準燈座內,用戶在換燈膽時有機會接觸到帶電的金屬燈頭部分。

測試未能確定售價與質素有直接關係。

樣本(16個)售價介乎$25至$45。表現最佳的3個在5分評級中得到滿分,都在該售價範圍內。評分的計算比重為效能測試(75%)和安全測試(25%)。

大部分慳電膽含有水銀和其他重金屬,用戶應留意如何棄置,小心處理,避免影響健康和污染環境。

香港政府已於2008年推出「慳電膽及光管回收計劃」,該計劃由照明業界合資舉辦。消費者應小心包好棄置的慳電膽,再送往收集點以供循環再造。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