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選擇》月刊第260期

  • 1998.06.15

樽裝礦泉水礦物質含量「低」或「很低」有些甚至含有雜質

飲用樽裝水為追求健康?或是為求形像的表現?

消費者委員會在今日出版的第二六○期「選擇」月刊發表樽裝水試驗報告,讓消費者衡量產品是否物有所值,從而作出明智選擇。

測試的樣本共三十個:八款「蒸餾水」、一款「逆滲透水」(在壓力下通過薄膜過濾的水)、三款「礦物質飲品」及十款「天然礦泉水」。測試項目包括:卻生程度、礦物質含量及從工業、農藥和環境污染導致的有害物質含量。

據報告顯示大多數樽裝水並不見得比自來水健康(這當然是指一般適合飲用而沒有問題的自來水)。樣本亦含有微量雜質。

樽裝水價錢差異頗大,由每公升3.3元至30.7元。一般來說,蒸餾水較泉水和天然礦泉水便宜。

根據「英國天然礦泉水條例」,「泉水」、「礦物質飲品」及「天然礦泉水」樣本中有八成的礦物質含量屬「低」,其餘則屬「很低」,但其中兩個樣本卻標明礦物質含量「豐富」。所以消費者別誤會以為飲用這類水一定較為健康。

蒸餾水和逆滲透水的礦物質含量屬「很低」,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水中的礦物質大部分在經過處理後消失。

此外,有十個樣本偏向酸性( <pH6 ),腎病患者宜慎用。不過大多數樣本的鈉含量不算高,要維持低鈉膳食者也可飲用。

測試結果顯示,各樣本均未發現含大腸菌群、埃希氏大腸桿菌、糞便桿菌,表示可以安全飲用。

但二十三個樣本檢出含有害物質鉛、砷或硝酸鹽,不過,全部樣本的含量均符合本港《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的要求,所有樣本均沒有殘餘殺虫劑。

有兩個樣本與標籤聲稱不符,其中一個聲稱「無菌」,但測試顯示含二千三百個菌落單位(雖然這些細菌大致無害),另一樣本聲稱含硫酸鹽,但測試則驗不出。

消費者在購買樽裝水時,應認清「礦物質飲品」和「天然礦泉水」的分別。不過,本港現時對這兩類「水」仍沒有法定定義。

測試的三款「礦物質飲品」的廠商均承認他們的產品是取自自來水再添加礦物質,然後處理入樽。「天然礦泉水」則應為直接由地下泉源取得的水。

消委會建議增加食米供應來源

亞洲金融風暴,泰銖匯價貶值,但泰國米售價並沒有相應下調,而本港有超過七成食米由泰國供應。有人為此質疑,消委會遂對米價展開研究和分析,完成報告,在最新一期「選擇」月刊發表。報告資料顯示:

  • 從九七年一月至今年三月的十五個月內,各類食米零售價均較去年一月為高,對比升幅由4.2%至13.2%不等。大部分食米價格高於同期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6%)。
  • 九七年一月至本年三月食米平均零售價為每公斤9.2元,比對八七年的每公斤5元,零售價上升了84%,同期通帳則上升了126.9%,亦有四項主要物價的升幅高於米價,即:食油、租金連差餉、巴士費和地鐵車費。
  • 雖然零售價上升,但九七年一月至九八年三月各食米批發價和零售價的平均差價大致上並不比九四年至九七年高。
  • 泰銖匯價在去年七月大幅貶值,泰國香米零售價沒有即時減低,原因是入口價並沒有因泰銖貶值而下調,反而持續上升,並帶動零售價和批發價上揚。
  • 本港食米入口商和代理商解釋,這是由於泰國有出口價下限的規定。此外,由於泰國近期經濟受挫,泰國農民不會輕易出售食米,以致奇貨可居,米價暴升。加上菲律賓、印尼受天災和金融風暴影響,大量購買泰米,使泰米需求急升。凡此都是令泰國香米入口價維持於高水平的原因。

消委會鼓勵米商尋求其他食米供應來源,使本港食米市場不致過於倚賴泰國方面的供應。

磁性產品功效分析

磁性健康產品種類繁多,有床褥、被鋪、椅墊、項鏈、手鏈、指環、耳環等等。這些產品效能是否符合聲稱?

為求證這問題,消委會測試了共十八個樣本,量度產品的磁通密度,量度部位包括:在正常使用下,樣本與人體的接觸點,及磁石粒的表面。結果顯示:

  • 人體接觸點的磁通密度一般較直接量度磁石粒表面為低,原因是磁通密度會隨凓距離而相應減低。
  • 部分樣本內磁石粒的磁通密度差異頗大,由於磁石本身的磁力不同或樣本內磁石粒與產品表面的距離遠近。
  • 九個樣本有說明磁石粒的磁通密度。但只有兩個樣本的磁通密度與測試結果接近,四個樣本聲稱的密度較實際量得的密度為高,三個樣本與人體接觸點的磁通密度比聲稱低,但磁石面則比聲稱高。

樣本的簡介或包裝上聲稱有醫治若干種疾病功效,例如風濕,可能獨犯《不良醫藥廣告條例》。任何產品聲稱具有療效者可能需要註冊,但這些樣本並無註冊號碼。消委會已將有關資料交予卻生署研究。

利用磁石治病或舒緩痛症自古已有。近年,物理治療師和部分針灸師都有利用磁力治療法,但理論和所用的儀器各自有分別,製造商的理論可能來自這些學說。

消委會指出,醫學界對磁性健康產品的功效並未作出有系統的臨床研究,而醫學雜誌亦甚少刊登有關研究。

消費者使用這類產品的時間和方法不同,所得效果未必一樣。用者有病應徵求醫生意見,不宜單靠這些產品。裝有心臟起搏器或體內植入鐵性金屬的人士,不宜使用。

消費者須留意冬虫草「加料」

冬虫夏草是中國人特別喜愛的滋補湯料,由於價錢不便宜(視乎品質,一般售價每兩約三百元),過往曾有商人利用不當手法欺騙消費者,從中取利。

消委會最近又接到有關冬虫夏草騙人的投訴,該會在今期六月號「選擇」月刊舉出兩個投訴個案,提高消費者警覺:

  • 冬虫夏草內附有條狀雜物以增加重量。個案由海關跟進,發現有關店舖涉嫌出售不足秤的產品及使用不準確的稱量工具,違反「度量衡條例」,被判罰五千元。
  • 發現預先包裝的產品、內部與包紮在外圍的有別,疑為偽品。經轉交政府化驗所鑑別,證實在檢驗的10.7克樣本中,有9.6克為偽品。消委會已把個案交由海關檢查是否可據《商品說明條例》起訴。

消委會的專文指導消費者如何辨別真的冬虫夏草。真品在浸水後,虫體只輕微膨脹,與浸水前一樣有四對明顯的足和身體呈橫紋。

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名貴藥材時,比較可靠的方法是光顧信譽良好的店舖,或購買散裝貨品,避免買入「加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