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就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在7月6日收到的2項兒童意外死亡報告有以下意見:
個案A3
消委會支持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加強公眾對家居安全的教育,特別是傢俱和摺枱的安全。
摺枱在家居存在重大的安全風險。過去大部分因摺枱致命的個案都是在摺枱翻倒後,枱腳沒有牢固鎖定所致。根據《消費品安全條例》第456章的規定,所有摺枱均須符合一般安全規定,需配備安全鎖裝置,以確保摺枱不會意外摺合。
消委會在2011年進行了一項有關摺枱的調查,發現部分型號的摺枱沒有配備安全鎖裝置,而部分摺枱雖然配備安全鎖裝置,但沒有標貼說明如何使用安全鎖;另外,亦有部分摺枱沒有於產品上附貼清晰的雙語安全提示,提醒消費者安全使用產品的方法。
市場上不同的摺枱產品所配備的安全鎖裝置或會不同,部分安全鎖裝置可能較容易被解開或解除,增加事故的風險。有見及此,消委會建議香港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摺枱產品進行巡查,以確保摺枱有配備安全鎖裝置而且能正確及穩妥安裝,並且不容易被解除,尤其是兒童。
此外,適當的標示和使用說明非常重要,商戶應清楚說明如何使用安全裝置,以提醒消費者正確及安全地使用該產品,同時亦可確保他們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鎖定機制。
消委會同時留意到部分父母和照顧者為了方便,會自行解除或改裝摺枱的安全鎖裝置。然而,這種行為對兒童的安全構成潛在威脅。因此,政府有必要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強調啟用安全鎖裝置的重要性,特別是有幼兒的家庭。
此外,父母和照顧者應密切監督他們的孩子,避免他們獨自在摺枱附近玩耍或將桌子當作玩具。希望通過強調這些預防措施,可以進一步減少意外風險,為孩子們營造更安全的環境。
個案A11
消委會支持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加強公眾對電器安全的教育,應選購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器產品和到有信譽的商店購買電器產品。
消委會定期發布有關電器產品的安全測試報告,以教育消費者如何選擇安全的電器產品。這些報告不僅幫助消費者辨別哪些產品符合安全標準,還提醒他們相關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消委會認為教育消費者如何選擇優質的電器產品和值得信賴的商舖是降低事故風險的關鍵。
消委會發現過度充電的鋰離子電池含潛在風險,特別是使用於電動滑板車,有可能導致過熱和引起火災。消委會強調向公眾廣泛宣傳電池的正確充電程序的重要性,公眾應該了解有關正確充電的方法,例如避免過度充電、不要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為電動滑板車或其他電子產品充電。相關指南可為消費者作重要的提醒,促進安全的充電習慣,並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此外,相關政府部門應向公眾教育有關電動滑板車的正確存放和充電位置,建議他們避免將滑板車存放在逃生通道中或靠近易燃物質的地方進行充電。遵守這些預防措施可以將火災相關的風險降到最低。
消委會亦會適時發表相關的研究報導,提醒消費者對電池安全的注意,以及關於安全使用和保養鋰電池的資訊。
目前,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第374 章,其附屬法例及其他相關法例,不允許在行車道、行人路或單車徑上使用「電動可移動工具」,例如:電動滑板車、電動獨輪車、電動懸浮滑板、電動滑板、電動單車等。這些產品不會被許可或註冊為機動車輛,因為它們不適合與普通車輛共享道路空間,也不適合在行人道路上使用。
為確保消費者的安全,消委會認為相關政府部門定期巡查十分重要,以監察市面上出售的「電動可移動工具」的質量和安全性。通過定期巡查,可以識別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護消費者免受潛在的危害。
除了電氣安全外,滑板車的物理和機械安全同樣重要。消委會於2017年9月的《選擇》月刊中發表有關兒童滑板車的測試報告,當中發現部分滑板車的轉向管和踏板的強度不足,或會導致斷裂,有機會令兒童在踏單車時失去平衡並從滑板車摔下造成意外。
消委會建議加強家長教育,讓他們了解當兒童在使用滑板車時,提供適當的保護裝置的重要性,例如頭盔和膝蓋和肘部護具。這些保護裝置應根據兒童的頭部大小和年齡選擇,以確保護具合適及能提供最佳保護。
消費者委員會
202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