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超市總平均價格12年來首度下跌 部分貨品逆市加幅顯著高於通脹

  • 2018.04.16

消費者委員會自2005年起發表以3間大型連鎖超市的掃描數據進行的年度超市價格調查,今年首次將調查範圍增加至4間超級市場,讓社會更全面掌握超市價格的趨勢。調查中200項貨品在2017年的總平均售價,較2016年輕微下跌0.04%;但仍有分別3大類及15組別貨品總平均售價的升幅高於同期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5%),其中以「豆腐」(11.7%)、「花生醬/果醬」(6.4%)及「包裝蛋糕」(5.9%)組別的升幅最顯著。調查亦發現在部分貨品組別中,同一組別的各款貨品平均價格,其升跌幅度最高和最低可相差超過10%至20%。若毋須購買指定品牌貨品的消費者可多格價,比較不同牌子及不同店舖的價格,才能作出最明智的選擇。

調查從千多項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銷貨價值較高的超市貨品中選出200項貨品,分為12大類及細分為45個組別。儘管整體總平均售價錄得0.04%的跌幅,有7類貨品錄得介乎0.2%至5.3%的升幅,當中以「麵包/蛋糕/麵包醬」(5.3%)的升幅最高,該類別下的「包裝麵包」及「包裝蛋糕」組別分別在2016年及2017年持續錄得升幅。其次是「奶類食品/雞蛋/豆腐」類別,上升2%。而跌幅最大的是「即沖飲品」(-5.4%)類別,其中「即溶咖啡」(-7.3%)組別的跌幅最大。

若按貨品組別計算,21組貨品的總平均價格,升幅介乎0.4%至11.7%。消費者須留意,今年新增組別「豆腐」的升幅最大,同組別內的2款貨品均錄得升幅,當中1款的平均售價上升17.7%,是這次調查中升幅最高的貨品,而「豆腐」亦是唯一錄得雙位數升幅的貨品組別。同類別中,「雞蛋」組別的總平均售價較2016年上升3.7%,而深受歡迎的「雪糕」亦上升3%,5款中有3款錄得4%至7.9% 升幅。此外,也有個別貨品的平均售價升幅顯著,1款沐浴露貨品的平均售價繼於2016年大幅上升21.9%後,去年再度上升12.2%。

「花生醬/果醬」是升幅第二高的貨品組別,主要原因是組別內其中一款貨品平均售價大幅上升15.1% ,而另一款卻下跌2%。「包裝蛋糕」則是升幅第三高的貨品組別,總平均售價升幅達5.9%,組別內3款貨品的平均位售價均有上升,升幅介乎1.7%至8.2%不等。

調查發現同一組別中,不同貨品平均售價的升、跌幅差異可以很大,以「成人奶粉」為例,該組別總平均售價升幅為4.6%,但組別內3款貨品中,1 款錄得16.1%的升幅,而另1款則錄得5%的跌幅。另一例子是「芝士」,組別的平均售價沒有升跌,但3款貨品中,1款錄得10.3%的升幅,而另2款則錄得4%和4.4%的跌幅。

5個類別的總平均售價錄得0.7%至5.4%的跌幅,下跌最多的是「即沖飲品」,另有23組貨品的總平均價格在2017年下跌,跌幅由0.1%至7.3% 不等。除「即溶咖啡」是年內總平均售價跌幅最大的貨品組別,同屬「即沖飲品」大類的「淡奶/煉奶」,總平均售價亦錄得4.4%的跌幅,其中2款貨品分別下跌2.2% 和6.6%。

雖然米飯仍為港人主要食糧,但「食米」組別的總平均售價,繼2016年(包括4款貨品)下跌5.4%後,去年(包括6款貨品) 持續下跌2.8%。在6款食米的貨品中,除1款平均售價上升0.4%,其餘5款均下跌,跌幅由0.2%至4.7%。

另外去年「罐頭食品」類別總平均售價下跌2.3%,涵蓋的3組貨品的總平均售價均下跌,依次為「罐頭蔬菜/湯」(-3.6%)、「罐頭肉」(-2.5%)和「罐頭魚」(-0.6%),其中「罐頭蔬菜/湯」內的全部6款貨品的平均售價均下跌,由-1.1%至-12.7%;至於「罐頭肉」內的5款貨品中,除1款午餐肉上升2.1%外,其餘4款均呈下跌。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