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次測試雞肉 逾6成樣本含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

  • 2016.12.15

雞肉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測試結果

 

耐藥性細菌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衞生焦點,世界衞生組織警告,人類在治療用途和農業上濫用抗生素令全球步向「後抗生素時代」的臨界點,屆時一般感染也可能無藥可治。根據歐洲和美國的某些研究,有2至5成病人所感染的超廣譜乙內酰胺酶(ESBL)耐藥細菌可能來自經常食用的雞肉,情況不容忽視,須加強監察。

消費者委員會首次測試市面出售的雞肉產品,驗測含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情況,以了解消費者日常購買的雞肉產品有多大機會帶有這細菌。100款測試樣本中,超過6成檢出含ESBL耐藥細菌,內地及本地的樣本更有接近8成或以上。香港人習慣將雞肉煮得「剛剛好」以保留肉質嫰滑的口感,消費者有必要改變此飲食習慣,把雞肉徹底煮熟後進食外,並須時刻保持警覺,在選擇、清洗、儲存、醃製和烹調雞肉時保持廚房環境清潔,把進食環境交叉污染的風險降至最低。

消委會強調,耐藥細菌的成因複雜。雞隻由成長至推出市場售賣的整個過程又涉及不同環節,包括地區性細菌流行情況、雞群的健康狀況、雞苗、飼料、飼養方式、環境、運輸、屠宰、包裝及加工冷凍及冷藏過程等,難以逐一查證確定細菌的源頭。消費者亦應留意「有機」認證只是確認雞隻的飼養或生產過程,並非產品的最終品質。產品亦可能在屠宰後的環節中受污染。

100款測試的樣本包括全雞及雞翼,有鮮宰活雞(24)、已劏的新鮮雞(6)、冰鮮樣本(30)、經急凍後解凍的冰鮮樣本(12)及急凍樣本(28)。按包裝的資料或零售點銷售人員的說明,產品的來源地包括內地(29)、本地(25)、歐洲(13)、北美洲(13)、澳紐(9)、南美洲(8)及亞洲其他地區(3);當中有16款聲稱或標示為「有機」產品。

取樣方法參照了美國農業部的指引,而測試方式則參考了歐洲食物安全局及美國國家臨床檢驗標準委員會的文獻,檢驗樣本是否含有對第三代頭孢菌素(3GC)抗生素呈耐藥性的腸桿菌科細菌;再以ESBL表徵測試法,確定細菌為能生產ESBL的耐藥腸桿菌科細菌。ESBL是一類可分解多種乙內酰胺類(beta-lactam)抗生素的酶,能令臨床上廣泛應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抗菌素─3GC抗生素失去效用,可能導致需要使用其他非常規抗生素,甚至一次過使用多種抗生素才有效。

100款樣本中,有6款的細菌能有效地被3GC抗生素殺死,22款不含腸桿菌科細菌,其餘72款確認含有腸桿菌科細菌,當中68款對3GC抗生素呈耐藥性反應,而其中的62款發現含有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在標示或聲稱為「有機」的雞肉樣本中,6款檢出含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

6隻已劏宰的新鮮雞樣本全部含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其次比例高的為鮮宰活雞(92%)及冰鮮樣本(70%)。在經急凍後解凍的冰鮮及急凍樣本中,發現分別只有33%及32%的同類產品含有相關細菌,情況可能與屠宰時間、儲存溫度及處理工序有關係。根據部分供應商的回應,指為免影響肉質,新鮮雞樣本的屠宰及處理環境保持在8—12℃。急凍後解凍的冰鮮樣本和急凍樣本,由於儲存環境的溫度接近冰點或於冰點以下,相信可令細菌停止繁殖或減慢生長速度。另外,這些樣本經多重處理工序,部分細菌可能在過程中被去除。

雞肉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測試方法

 

62款發現含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的樣本,按來源地地區劃分,本地的樣本中有96%檢出含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其次為內地(79%)、南美洲(63%)、歐洲(46%)、亞洲其他地區(33%)、北美洲(15%)及澳紐(11%)。

歐洲、北美洲及澳紐的樣本含ESBL耐藥腸桿科細菌的比例較低。根據澳洲的法例,大部分獸用抗生素必須由獸醫處方;歐盟自2001年起,已逐步禁止在動物身上使用抗生素作非治療用途;美國近年大力推動針對細菌耐藥性問題的行動。 

本港方面,目前還沒有相關規管。雖然《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及《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化學物殘餘)規例》,列明兩種抗生素為禁用的農藥和獸用化學物及有害物質,以及訂明部分抗生素在食用動物組織內的濃度上限和相關有害物質在食物內的含量上限,但並沒有闡述如何適當地使用抗生素;魚類則並未列為食用動物。這些規管方式明顯不足以控制飼養食用動物時可能濫用抗生素的情況。

消委會期望政府成立的「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可提供有效的建議,同時政府應從速循法規、醫療衞生和飼養食用動物三大方向檢討現行法例,逐步停止簽發准許常規地使用抗生素的許可證,務求最終讓抗生素只在獸醫處方下才可使用作治療用途。

在改變抗生素許可證的應用範圍的過渡期間,當局亦須繼續給予農戶支援和相關的教育及協助,例如:檢視農場飼養環境的衞生及農場搬場指引及在有需要時提供改善建議;引入作預防性用途的疫苗;提供足夠數目及有相關經驗的獸醫,令農戶在遇到禽畜患病時獲得獸醫處方抗生素等措施。政府亦應加強定期在農場、食物入口關卡及零售點抽檢食用動物及肉類,有助監測耐藥細菌的情況。

消委會將繼續積極響應由世衞和國際消費者聯會對抗生素耐藥性所發起的運動,提升社會對此議題的關注和認知,並攜手改善情況。

給消費者的建議

 

在改善耐藥細菌的問題上,消費者可以向餐飲集團反映對安全食材的訴求,透過改變消費選擇和加強對此議題的認知,令餐飲集團改變採購政策,向消費者提供不含抗生素的食材。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不應進食未完全煮熟的食物,降低感染耐藥細菌的機會。其他提示如下:

  • 生熟肉類應妥善包好及分開儲存於雪櫃,生肉放於熟肉之下;
  • 在處理生肉時應小心,時刻保持清潔,減低受感染的風險和謹記洗手;
  • 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和煮食器皿處理生熟食物。用完應用熱水和洗潔精徹底洗淨,及用已稀釋過的漂白水清潔環境;
  • 處理食物的人士如有傷口,應用消毒膠布包好,避免接觸生肉。如患有腸道疾病,亦應避免處理食物;
  • 耐藥細菌可用高溫殺死,徹底煮熟生肉可減低進食到耐藥細菌的機會。熱食應保存在60℃或以上,置於室溫超過兩小時的熟食亦不宜食用;
  • 進食前以肥皂及清水洗淨雙手,或以消毒搓手液消毒雙手。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