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寵物除蚤滴劑標示欠清晰 錯誤使用可致嚴重後果

  • 2016.04.14

天氣逐漸回暖而且潮濕,有飼養寵物的消費者要特別留神,以免愛寵在戶外活動時惹上跳蚤或牛蜱,因而導致皮膚敏感或其他身體不適的情況。如果寵物身上帶有這些寄生蟲,主人亦有可能被叮咬而感染敏感性皮膚炎或牛蜱熱等疾病。

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上40款寵物除蚤或防蚤滴劑,發現部分產品的標示並不全面,例如沒有標示寵物適用的年齡及/或體重,又或只適用於某種寵物,增加主人誤用的風險。此外,有產品只以英文標示使用方法,不諳英語的人士在使用時,可能會遇上困難。

被跳蚤叮咬的寵物有機會出現敏感性皮膚炎,令寵物經常搔癢而導致永久性脫毛或其他皮膚問題,更有可能引發貧血問題。至於牛蜱則可能令寵物患上牛蜱熱,出現昏睡或食慾不振等症狀。

一般而言,主人定期於寵物頸背或肩膊位置使用除蚤滴劑,可有助消除寵物身上的跳蚤、牛蜱或其他體外寄生蟲。不過,美國環保局曾收到大量有關寵物使用除蚤滴劑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報告,包括影響寵物的皮膚、腸胃和神經系統,甚至死亡。因此該局聯同其他部門及相關機構作出跟進調查。

調查報告指出,體重介乎10至20磅的小型犬,以及年齡3歲以下的狗隻,出現不良反應的個案較多。

有個案涉及主人誤用產品,例如刻意將大狗使用的產品用於數隻小狗身上,以為這樣會較划算;或高估寵物的體重而錯用劑量較高的除蚤滴劑。另有不少個案是主人不當地將狗隻使用的產品用於貓隻身上,導致貓隻死亡。部分個案涉及使用含有百滅寧(permethrin)、苯氰菊酯(cyphenothrin)或苯醚菊酯(phenothrin)的除蚤滴劑。

消委會檢視過40款樣本的標籤資料,發現10款沒有標示寵物適用年齡及/或體重,可能增加主人誤用的風險。有標示適用年齡的樣本中,寵物的最小適用年齡介乎6星期至16星期不等;另外,不同品牌對相同動物的體型定義未必一致。消費者必須小心留意產品的詳細描述,以作出適當的選擇。

在使用方法上,23款以英文及中文標示產品使用資料,其餘17款只以英文標示。不同產品建議的施用位置亦不一樣,例如寵物較難觸碰到的頸背部或肩膊位置,部分聲稱含天然成分的產品則建議全身使用。主人在使用前應先細閱產品說明,以確定用法正確。

40款樣本中全部不含百滅寧或苯氰菊酯,有3款含有苯醚菊酯的狗用除蚤滴劑都附有英文警告字句,標示產品不可用於貓隻,同時飼養貓狗的主人必須加倍留意除蚤滴劑的成分,因為貓隻即使接觸小劑量上述化學物,都可能構成嚴重反應。本會認為誤用產品的後果可以十分嚴重,應該同時加上中文警告字句以更有效提醒主人。

一旦寵物在使用除蚤滴劑後有不良反應,最理想的是即時聯絡產品供應商,查詢急救方法及產品詳細成分資料,以助獸醫診症。不過本會發現只有少數樣本有標示本地供應商的資料,包括聯絡方法,這方面明顯有需要改善。

海外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和澳洲近年積極研究及收緊對除蚤產品的規管方法,以保障寵物和主人的安全,除了要求生產商向相關部門呈交產品的臨床試驗結果外,亦要監察和呈報產品的不良事故。在本港,衞生署亦設有藥物不良反應的呈報機制。

主人為寵物除蚤時,可參考以下建議:

  • 先諮詢獸醫意見,並按寵物的年齡和體重選擇除蚤滴劑;
  • 使用前應細心閱讀產品標籤、使用期限、留意用法和注意事項;
  • 施用滴劑時,應先確定寵物的皮膚完好、沒有傷口,避免施用於傷口處,否則會增加對寵物可能造成的風險;
  • 留意寵物用後有否異常身體反應,如有不適,應考慮立即求醫;
  • 主人於施用後應徹底清洗雙手,將產品存放於兒童不可觸及的地方,或食物和飲品附近。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