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第18屆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 發揮傳媒力量 監督維護消費權益

  • 2018.07.31

「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今年共收到259份參賽作品,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消費者委員會舉辦「報道獎」至今已踏入第18屆,一直致力表揚本地優秀的消費新聞報道,鼓勵傳媒和大眾更關注消費權益的議題。自去年起,「報道獎」更將網絡媒體的作品納入評選範圍,以反映不斷演變的傳媒生態。今年收到網絡媒體的參賽作品數量,比去年增加超過1倍,可見「報道獎」 獲得不同平台的媒體廣泛支持和認同。

參賽作品中,120份來自文字組別,15份來自聲音組別,61份來自影像組別,至於新聞攝影及校園組別,則分別收到45份及18份作品。參賽作品題材多元化,當中全是消費者多年來關注的重大議題,例如「樓宇維修的圍標問題」、「高風險的醫學美容程序」、「一手樓宇銷售」等;亦有揭露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包括「投資海外物業懷疑受騙」、「可疑的動物傳心術」、「美容院中介以暖男形象吸引異性購買療程」等;而可持續消費也是傳媒關注的焦點,有參賽作品詳細報道護理用品的微塑膠、及衣物的微纖維如何影響海洋生態,值得社會重視和關注。

今天舉行的頒獎禮頒發7個組別合共30個獎項,以及4個可持續消費新聞獎項,由主禮嘉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先生GBS JP,以及消費者委員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陳錦榮先生一同主持頒奬儀式。

陳錦榮先生於活動致辭時表示﹕「傳媒是社會大眾的眼睛,亦是多年來消委會的親密戰友,看到大家勇於發揮新聞輿論的力量,與消委會共同監察市場上的不良營商手法,捍衛市民的消費權益,深表欣慰。」

 為慶祝《選擇》月刊出版第500期,消委會特別在活動上舉行時間囊封存儀式,由邱騰華局長、陳錦榮先生及消委會代表共同將各種具紀念性的物品放入時間囊。除了《選擇》月刊具代表性的第100、200、300、400及500期,及訂閱《選擇》的紀念贈品外,亦有由邱騰華局長、讀者和公眾撰寫的心意卡,表達對《選擇》月刊的祝賀和期許。消委會深信,社會大眾對《選擇》的期許,將成為這份消費者刊物繼續向前的重要動力,期望大眾與《選擇》團隊同行,並肩邁向下一個500期。

文字組別

今年「文字組别」的參賽作品數量佔總數約一半,當中劃分為「新聞/特寫/評論」及「調查報道」兩大類,分別有80份及40 份作品競逐獎項。

經嚴格評選後,最終由揭示微污染物禍害的系列報道奪得「新聞/特寫/評論」金獎。記者走訪多間研究中心、院校及環保團體,揭示形形式式的人造微型污染物,如何在日常使用後,最終流入大海,影響海洋生態以至食物鏈,禍及人類健康。報道為消費者提供了客觀和具參考價值的資訊,揭示了香港的環保政策未能與國際接軌。此作品同時奪得「可持續消費新聞獎-文字組別」的殊榮。

「調查報道」組別的金獎作品為有關本港樓盤出現一約多伙的系列報道。記者仔細翻查土地註冊處及樓盤發展商成交紀錄冊等資料,發現有炒家利用港人首次置業的稅項豁免,大手買入多個單位,意圖逃避繳付「辣招稅」,炒賣港樓,揭示了政策漏洞。事件經傳媒揭發後,政府隨即表示會盡快修訂法例。作品充份發揮了傳媒監察社會的重任。

聲音及影像組別

強積金和退休保障是近年不少港人談論的消費議題。本屆「聲音組別」金獎作品,研究積金局為回應社會訴求而推出的「預設投資策略(DIS)」,剖析新計劃的複雜細節和風險,以及對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呼籲港人關注自己的強積金賬戶,有效管理資產。

「影像組別」 的「短片」金獎作品,邀請保安專家測試本港多個旅遊網站的保安系統,發現部份網站存在保安漏洞,消費者的個人資料隨時外洩,提醒消費者注意保護個人資料。「長片」金獎作品則以神祕住客身份,揭露公屋裝修承辦商協議定價、違反競爭法的不良商業手法。

新聞攝影組別

「新聞攝影」金獎作品走訪冬季美食節,用鏡頭把美食節衍生大量垃圾的問題展現出來。

校園組別

校園組別的作品題材緊貼社會脈搏,探討年輕人關注的消費議題。金獎作品的記者化身顧客,追蹤年輕人的「掃街」熱點葵涌廣場,發現多間食店無牌經營,除了涉及食物安全和環境衛生問題外,亦帶來消防安全的隱患。

可持續消費新聞獎

奪得「可持續消費新聞獎-聲音組別」的作品,展示了本港過度使用塑膠的現象,和目前回收塑膠的可行渠道,並進一步探討本港全面禁止使用塑膠的迫切性。

「可持續消費新聞獎-新聞攝影組別」方面,記者以黑白濾鏡捕捉香港街道的夜景,將嚴重的光害,令街道由晚上變成白晝的景象,呈現在大家眼前。

至於「可持續消費新聞獎-校園組別」,得獎作品從消費者和環保團體的角度,探討消費者崇尚購買快速時裝的心態和行為,以及快速時裝如何造成大量浪費,藉此鼓勵大眾支持負責任和可持續消費。

「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由消費者委員會、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聯合主辦,目的為表揚本地新聞工作者就有關消費權益報道的卓越成就,至今已成為極具權威的年度獎項。由15人組成的評審小組,全是各專業組織及新聞學術界的翹楚,當中亦包括消委會主席及副主席,共同肩負評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