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基因测试「未病先知」「预测未来」存疑 寻求医护意见免徒添焦虑

  • 2021.07.14

近年消费者对健康日益重视,不少人希望借崭新检测技术,预视身体各种毛病,及早治疗。市面上亦出现林林总总的基因测试服务,包括癌症诊断、营养基因组学测试,甚至用以预测儿童的行为和性格等,收费由数百元的单项测试至近10万元的综合检测不等。消费者委员会派员以一般顾客身分,向这类公司查询服务详情,发现不少公司提供的基因测试,至今仍有待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其可靠性,检测结果存疑。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预测性的检测,有机会受多个基因或外在因素影响,甚至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等问题。故此,消费者在进行这类检测前,必须寻求专业医护人员(例如主诊医生)的意见,再决定是否接受检测,以免缴付大笔检测费之馀,出现误诊,或增添不必要的焦虑。

癌症为本港疾病的头号杀手,不少消费者希望「未癌先知」,防患于未然。现时基因测试在癌症应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透过研究癌细胞的分子变化来诊断和治疗癌症,称为伴随式诊断;二是预测患癌风险。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是其中一种,以此进行基因筛查,希望在患癌症之前发现有害的基因变化,便可以预防和及早诊断,这类遗传倾向测试,较适合家族中有病史的人士。然而,预测性测试的结果有可能是「模棱两可」或「意义不明」,亦有机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有医学专家指出,有些遗传性癌症基因测试,借分析存在于血液或尿液等不同体液是否带有癌细胞基因变异的讯号,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癌症。对于部分种类的癌症,这类崭新的检测指标性有限、意义不大,例如,用于检测乳癌的灵敏性相对较低。

调查亦发现有测试服务公司声称能检测多达500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并且按不同基因组合收费。部分公司更表明,即使没有医生转介,亦可安排专业人员为客户分析报告内容,以及建议进行测试的项目;亦有公司表示,其测试结果并非医疗报告。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检测前后均须由主诊肿瘤科医生提供专业意见,并应在医生临床督导下进行,确保基因组合的覆盖範围与治疗计划相符,以免浪费金钱。此外,有家族病史的较高风险人士,更须全面讨论后才决定是否测试,以确保测试的益处大于可能出现的焦虑或甚至被歧视的情况。

对于坊间出现针对儿童基因测试服务,就着天赋、行为、性格及自闭症倾向等方面提供检测服务,有些甚至明言年龄低至0岁婴儿已可接受检测。消委会提醒,儘管基因对天赋、行为和性格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惟不能单凭基因测试结果便预测儿童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因为后天环境,包括家庭培育、社会文化、教育质素等,对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很重要。孕妇更加不应以简单的基因测试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自闭症,甚至以此决定是否堕胎,做法危险。

此外,有部分服务供应商提供「营养基因检测」,指能根据不同人的基因情况提供个人化饮食建议。香港营养师协会指出,食物过敏、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等疾病,都不能单凭基因检测结果作判断,最终是否会患上该等疾病,还要视乎环境和行为等因素之间複杂的相互作用。香港医学会的儿科医生就认为,若家长单凭基因测试结果来判断食物过敏,则较大机会导致偏差,甚至错误地避开了根本没有引致过敏反应的食物,白白错失营养。至于预防肥胖方面,即使基因测试预测为高风险的人,现时也没有特别的预防策略或治疗方法,同样需以健康饮食和体能活动方式去预防。反之,即使预测为低风险,如果生活习惯欠佳,亦不能保证不会肥胖。

消费者选用基因检测服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进行基因测试前应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意见,考虑实际需要和风险;
  • 慎防基因测试供应商利用测试结果,趁机推销营养补充剂或治疗方案,这些产品在营养学上可能没有必要,若过量或滥用更有可能损害健康;
  • 进行基因测试前需要考虑个人私隐问题,应要知道谁人有权知悉其基因测试结果,有甚么程序去保护结果资料,测试完成后样本的处理方法等。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