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一手楼盘消耗表资讯混乱 促业界改善披露范围及透明度

  • 2017.06.15

一手楼盘消耗表资讯混乱 促业界改善披露范围及透明度

近年楼市畅旺,成交价屡创新高,根据土地注册处的资料显示,单单在首五个月已经有7,498宗一手住宅楼宇买卖,合约总值$1,059亿,两个数字均较去年同期上升超过8成。买楼是消费者人生其中一项重大的消费决定,加上买楼置业的经济负担越见沉重,能够得到准确、齐全的资讯,消费者才可比较不同楼盘,再因应自己的负担能力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条例》)在2013年实施,旨在规管一手住宅物业销售资讯,以确保准买家可在抉择过程中获得充足、准确,和具高透明度的资讯,相关措施提升对消费者的保障。

消费者委员会在2014年曾发表报告,指出一手楼销售安排仍有不足之处,建议发展商制定一份包含可供选择及已售单位和价格资料的资讯表,以便准买家参考、要求提升销售安排透明度、改善一手物业销售地点的秩序等。负责监管的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局(销监局)和地产代理监管局(地监局)采取行动,先后推出针对性的措施回应,进一步完善物业销售过程。

为了解消费者在持续飙升的一手楼市场中,是否能取得充足而准确的楼盘销售资讯,消委会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多次派员以准买家身分到9个一手楼售楼处视察,并审视在现场取得资料的准确性及是否符合《条例》要求。根据「一手住宅物业销售资讯网」资料,该9个楼盘约占同期73个发展项目的12%;以单位数目计,约占同期发展项目单位总数目的18%。结果发现新楼盘销售情况仍有改善空间:

消耗表未能方便阅览

销监局由2015年6月起,要求发展商于售楼处设置消耗表,以指定格式显示销售当日可供拣选的单位、已签立临时买卖合约的单位及已被拣选但尚未签临时买卖合约的单位。惟消委会发现,即使发展商已按规定设置消耗表,但准买家仍难以全面阅览有关资讯。例如有发展商将消耗表设于展销厅的抽签区内,只有已「入票」及进行抽签的准买家才可获得此资讯。尽管有发展商将消耗表设于较理想的位置展示,但只是将不同时间更新的消耗表钉装一起,如准买家希望得到楼盘的整体销售情况,便需逐页比对。

事实上,有关改善措施安排下的消耗表只提供单位销售情况,准买家须另外比对价单、成交纪录册等其他销售文件,才可得知单位其他的重要资料,例如实用面积、成交价及呎价。消委会促请发展商加强消耗表资讯披露的范围和整体性,并以方便准买家阅览为前提,透过不同渠道例如能即时更新的电子版本,让准买家获取及时的资讯,作出合适的选择。

「自制」消耗表资料错误混乱

《条例》虽然规范例如售楼说明书、价单等销售文件的格式,确保一些重要资讯的准确性。然而本会在所有实地视察的发展项目中,都发现有销售人员,包括发展商职员及地产代理,主动向准买家提供的「自制」及「简化版」的宣传资料,上面印有「只供内部参考」、「不可作销售用途」一类的字眼。

从7个发展项目取得的「自制」的消耗表内,本会不难察觉资料错漏,例如错将「一房连储物室」的单位,标示为「两房」单位;也有的错误列示单位的售价,有整幢同一坐向单位的售价较以尺价计算的售价少$80万以上。假如准买家在销售过程中单凭「自制」的消耗表获取资料,会十分容易被混淆和影响置业决定。

更甚者,有地产代理劝阻本会职员索取《条例》要求的销售资料,例如楼书、价单等,声称参考价值不大。实际上,所有促销一手物业的资料都受《条例》规管,任何人都不可提供虚假或具误导性的销售资料。

地产代理业界销售安排有待改善

虽然地监局加强地产代理的销售指引,但代理涉嫌违规的情况仍偶有发生。本会在视察期间,有地产代理铤而走险,建议向消费者提供额外本票垫支,以增加中签机会;另外,在不同售楼处均发现,仍有不少地产代理没有佩戴地产代理证或职员证,公众难以区分持牌代理及非持牌员工的身分。

消委会建议当局,完善消耗表在资讯披露的范围及透明度,让准买家更能掌握楼盘价格和销售情况的资讯。同时,加强实地监察和规管业界的销售手法 ,确保符合法例规定。

基于楼市相当活跃,交投气氛炽热,消委会特别提醒消费者在入市前,必须小心考虑个人实际需要及各样潜在风险,尤其是利息上调对个人承担能力的影响;同时亦须仔细比较和阅读不同楼盘的售楼说明书及价单等销售文件,才作最终决定。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