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款肥皂泡玩具带致病菌或微生物含量较高 留意产品期限减风险

  • 2017.05.15

在阳光下五彩缤纷的肥皂泡,深受大人和小孩欢迎。然而肥皂泡玩具可能含微生物或致病菌,其风险不容家长忽视;消费者委员会抽验12款市面较常见的肥皂泡玩具,2款样本检出微生物总量较高,当中1款更检出致病菌,检测结果已转交海关跟进。消委会提醒家长,选购时宜留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使用期等相关资料,开封后应尽快用完;接触肥皂泡溶液后,应尽快清洁皮肤和衣服,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12款样本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玩具店和文具精品店购买,当中包括传统款式(4款)、补充装(2款)、电动或手动的肥皂泡枪(4款)及剑形或笔形的肥皂泡玩具(2款)。

测试参考欧盟玩具安全指令及欧洲药典,检测各样本的卫生安全情况。结果发现2款样本肥皂泡溶液的好氧性微生物总量,分别为每克4,600CFU和5,200CFU,超出欧盟玩具安全指令中由指定机构NB-Toys提出的建议限值(即每克/每毫升1,000CFU)。

台湾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若不慎接触到微生物总量超标的肥皂泡玩具,例如触及眼睛,或未有洗手便进食,有机会出现细菌感染,例如眼睛发红、结膜炎、喉咙红肿、皮肤过敏、肠胃炎及发高烧等症状。

除微生物总量较高外,其中1款样本更同时检出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意大利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有儿童接触带有铜绿假单胞菌的肥皂泡玩具后,出现下肢疼痛、喉咙痛和高烧等症状,其后经血液检测后均证实患上细菌性败血症(bacterial sepsis)。

消委会提醒家长,若肥皂泡带有该致病菌,或会对身体不适、免疫力较差、或患有严重疾病,例如原发性免疫缺憾、白血病,或最近曾接受化疗,及身体有伤口的儿童,可能造成较严重的感染。

肥皂泡玩具受微生物污染的可能起因包括生产商使用密封能力较差的包装物料、储存环境不当、肥皂泡溶液中的防腐剂失效所致等。目前本港法例或玩具安全标准均没有规定玩具和儿童产品需在标签上标示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使用期限等资料。消委会建议生产商明确标示上述资讯,方便家长选购较近期制造的产品。

另外部分肥皂泡溶液加入了甘油或糖浆等容易增加微生物滋生的物质,又或添加了容易令皮肤产生敏感反应的防腐剂(例如简称MIT的甲基异噻唑啉酮)等,家长不应掉以轻心,须留意儿童玩耍后有否不适,包括出现敏感反应等征状。

消委会对儿童玩耍肥皂泡玩具有以下建议:

  • 选购较近期制造的产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开封后应尽快用完。
  • 家长应陪同幼童玩肥皂泡玩具,避免幼童误饮。
  • 家长应教导儿童玩耍的安全,尤其玩耍手枪款式的肥皂泡玩具时,切勿指向其他人的面部,以防伤及眼睛,增加他人皮肤和眼睛接触肥皂泡溶液的机会。
  • 玩耍肥皂泡玩具后须尽快清洁双手和曾经接触溶液的衣物和皮肤。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