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选择》月刊第274期

  • 1999.08.16

两牌子西瓜霜含过量水银,市民小心选购

消费者委员会发现市面上两牌子的西瓜霜含过量水银。

西瓜霜主要用作治理口腔、咽喉、牙肉等部位的炎症肿痛,而散剂和一些片剂更声称兼治烫伤、出血等。

消委会共试验了12个样本,包括8个散剂和4个片剂,测试它们的砷、镉、铬、铅、锑、锡和汞等7种重金属含量。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售卖重金属含量超过卫生署标准的药物,即属违法。

测试的大部分样本都符合卫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只有2个样本的汞(即水银)含量在一般及重症最高用量下,不合卫生署规定。

这两个西瓜霜样本都是散剂,汞含量分别为204-220ppm和5.9-7.82ppm。

首个样本的包装盒上只说明「直接喷到患处」,并没有指明分量,但有指示「重症可在2至3小时后再喷」。故在严重情况下,每日最高可能会喷8次。而根据《实用基本中药制剂手册》的建议,西瓜霜的每次喷涂量是0.3克。由此计算,使用这样本时最高每日汞摄入量,可高达490-528微克,是卫生署标准每日36微克的13倍。

第二个样本如按产品标示日常使用分量计算,每日摄入汞量不会超出标准。但在重症下,制造商建议每日最高可能服8次,每次1克(1瓶),摄入汞47.2-62.6微克,亦超过安全标准。

汞和无机汞化物可引致急性中毒,征状包括严重刺激胃肠道、腹痛剧烈、腹泻、昏厥等。而慢性中毒会引致口臭、舌痛、牙齿松脱、发热、恶心、腹泻等。

消委会已将有关2个有问题样本的报告交予卫生署。

五款床褥不合防燃标准,其中三款属PU泡胶,燃烧可释放有毒气体

消费者购买床褥时,很少会考虑到床褥是否防火。但消费者委员会进行的测试发现,市面上最少有5款床褥的防燃性能不足。

测试是以等同火柴的火焰,在床褥上试图燃点,结果有5个样本未能通过测试:

  • 一款弹簧床褥在燃点后闷烧超过1小时。
  • 一款非弹簧类床褥闷烧距离远超越被燃点处的50毫米。
  • 3款PU泡胶(聚氨酯)出现不安全的高速燃烧。由于此类泡胶会释放有毒气体,令逃生困难,因此分外危险。

消费者使用这类易燃的PU泡胶床褥时,必须非常小心,切勿在床上吸烟。而床褥生产商亦应改良其产品的防火性能。

在缓慢燃烧香烟测试方面,把燃着的香烟放在床褥上,并检查有否被燃点着,结果发现全部样本都表现满意。

这次床褥防燃性能测试是参照英国标准BS7177:1996的标准进行。这是当局考虑作为本地标准之一的规定。

此外,试验比较了各床褥的软硬度、结构耐压程度和褥面不褪色效能。

结果发现,样本与制造商标榜的实际硬度没有多大关系。有些声称是「特硬」的样本,实际比部分样本还软。

结构耐压方面各样本的表现悬殊。经过10,000次重复施压后,厚度是原来的78%至96%不等。一般来说,较硬的样本普遍较耐压,但亦有一部分较软样本的耐压程度也不错,而耐压能力较差是PU泡胶的样本。

报告的详细内容请参阅今期(274期)的「选择」月刊。

揭露橙皮脂肪和有关产品真面目

 常见于女性臀部和大腿凹凸不平的皮肤,是否真的由「蜂窝组织」引致?

八月分「选择」月刊详细报导了甚么是蜂窝组织,包括声称能够去除这些组织的产品。

究竟什么是蜂窝组织?美容用品广告所指的蜂窝组织或Cellulite,又称橙皮脂肪或橙皮纹,通常是指见于女性臀部、大腿、手臂等部位,如橙皮般凹凸不平的皮肤。Cellulite见于法文及意大利文的医学辞典,跟英文字Cellulitis意思一样,是指蜂窝组织炎。医学上「蜂窝组织炎」属皮肤受细菌感染,常见的征状为「红、肿、热、痛」,跟美容界所指的「蜂窝组织」、「橙皮脂肪」并不相同。

部分美容界认为橙皮脂肪是由于水分和废物在脂肪细胞内或周围积聚而成,即使运动也无法排出;有些标榜针对蜂窝组织问题的美容产品甚至声称含特别配方,能消除橙皮纹。

在报告内消委会引述医学界清楚指出,并无科学证明橙皮脂肪是由水分及毒素积聚而起,而成分跟其他部位的脂肪没有分别,并不能用排走水分或毒素的方法消除。至于声称能去橙皮脂肪的乳霜和啫喱,由于含滋润或收紧成分,用后皮肤看起来较平滑结实,但没有长远消脂效果,而一般润肤产品也有此功能。

虽然按摩、电疗及超声波治疗或可增进血液循环或刺激肌肉收缩,而包扎有固定组织的作用,但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方法有助分解脂肪。

有关的产品和美容治疗都不便宜,消费者应该小心衡量成效,以免浪费金钱。其实最有效的改善方法是经常运动和有均衡的饮食,减少身体内的脂肪。抽脂手术后可望改善橙皮脂肪,但须由有经验的整形外科医生进行,并应先了解清楚效果及风险等。

使用冒牌手机电池风险大

手机用户切勿选用价钱较平的冒牌电池,以免因少失大。

根据本地代理商提供的数据,冒牌电池在使用或充电时可能出现过热,电池内的化学物质亦会泄漏,令手机受损。消费者委员会曾收到投诉,指一枚怀疑是冒牌手机电池在充电时热熔。

今期的「选择」月刊刊登了有关冒牌手机电池的报告,与及手机电池的使用守则。

冒牌电池的外壳、包装及标签仿真度甚高,即使是行内人士,单凭外表亦难以分辨真假。故此,消费者选购手机电池时应:

  • 光顾代理商的专门店、特约经销商、网络供货商或信誉良好的店铺;
  • 记紧索取及保留收据,上面应列明电池型号、购买日期、保养期、售价等资料;
  • 确保电池与手机及充电器互相配合。

此外,切勿把手机或电池与硬币、钥匙等金属物品放在一起,以免碰到金属端子造成短路或过热。

据报台湾上月发生了一宗怀疑因电池短路引致的意外。放在手袋内的手提电话无故起火,令手袋及车厢坐椅都被烧毁。

 

274期「选择」月刊的其他内容包括:

问题广告报告全文 - 消委会进行了一次有关问题或误导广告的大型调查,研究了二千多个电视和报章杂志广告,结果发现超过5成的报章杂志广告有问题。

首个多用途车撞击测试 - 详细报告8款多用途车(MPV)和6款小型家庭房车的正面和侧面撞击测试,与及行人安全保障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