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来临 食品价格同告上升
政府统计处的资料显示,9月份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1.6%,在各类生活开支上,通胀率最高的是「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升幅达11%。
鲜活食品价格普遍上升
参考政府统计处的选定食品平均零售价格资料,显示今年首9个月鲜活食品平均零售价升幅最显著的项目为鸡蛋,比对去年同期的平均零售价,升幅超过两成;其他食品包括猪上肉、活鸡、猪扒、苹果和橙的平均零售价亦上升超过一成。米鸭、鲛鱼和石斑的平均零售价则轻微下调。(见表一)
若以单月来看,鸡蛋平均零售价由去年9月的每只$0.85,基本上持续上调至今年9月的$1.15,升幅达35.3%。至于近月来价格备受关注的猪肉和牛肉,每公斤猪上肉今年9月的平均零售价为$45.02,比去年9月的$33.87上升了32.9%;上等牛肉今年9月时每公斤平均零售价$74.31,比对去年9月的$59.01亦上升了25.9%。
食品类别 | 2007年1月至9月 | ||
平均零售价 | 与去年同期比较 | ||
新鲜猪肉(每公斤) | 上肉 | $38.63 | 15.6% |
猪扒 | $44.44 | 13.1% | |
新鲜牛肉(每公斤) | 上等牛肉 | $62.58 | 6.4% |
牛腩 | $47.89 | 7.1% | |
家禽(每公斤) | 上等活鸡 | $55.20 | 13.9% |
上等米鸭 | $23.09 | -1.2% | |
咸水鱼(每公斤) | 红衫鱼 | $39.38 | 3.9% |
鲛鱼 | $47.60 | -0.4% | |
石斑 | $74.93 | -0.2% | |
淡水鱼(每公斤) | 鲩鱼 | $28.24 | 0.3% |
大鱼 | $25.54 | 2.2% | |
新鲜蔬菜(每公斤) | 白菜 | $12.54 | 4.0% |
菜心 | $14.43 | 2.3% | |
番茄 | $8.92 | 1.4% | |
生菜 | $12.08 | 5.7% | |
节瓜 | $10.35 | 4.1% | |
鲜果(每个) | 苹果 | $2.68 | 12.2% |
橙 | $3.38 | 10.2% | |
鸡蛋(每只) | $1.07 | 23.1% | |
注 资料来源:政府统计处消费物价指数月报。 |
部分预先包装食品优惠收窄
对抗高通胀的压力,要节省开支,消费者可能会趁着店铺减价时大量入货,但原来部分预先包装食品在促销时的减价优惠已较前收窄,从报章广告资料所见,多种食品的减价促销手法有所改变:
1. 减价优惠收窄:一些预先包装食品,例如罐装花奶、炼奶和急冻点心,在年初时优惠价平均每件六元多,近期折扣收窄,售价超过七元;其他食品如罐头汤、急冻蛋糕、纸包饮品、即食面和袋装米等,由年初至今,优惠价亦较前提高。
2. 「多买」才有优惠,单件不合化算:以急冻点心和即食面为例,以往促销多数是直接减价,但现在不少要多买才有较大优惠,例如:
● 急冻点心:优惠包括$25/4包、$20/3包或$28/4包,平均每包$6.3至$7,但买一包则需$14.9,比较之下消费者还是要多买才「着数」;
● 即食面:优惠包括$ 1 7 . 5 / 8包或$37.5/15包,平均每包$2.2至$2.5,但买一包则需$3.2;即食杯面优惠包括$16.9/4杯、$17.6/4杯或$21/5杯,平均每杯$4.2至$4.4,但买一杯则需$5.9。
3. 折扣减少:「买1送1」、「买2送1」的优惠已较前减少,代之而见的是「买第2件半价」、「买第2件6折」或「买第2件7折」,常见于饼乾、罐头、食油或雪糕类货品。
总结
面对多种食品价格上升,消费者要认真衡量自己所需而调节不同种类食物的食用量,甚或改变食用习惯,例如考虑以急冻肉取代部分新鲜肉。购物时宜比较不同零售店的价格和优惠,计算清楚优惠是否真的化算。如要「多买」才得享优惠,应衡量是否真的需要这数量的同类食品,及能否在食用期限前吃完,否则只会多花金钱而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