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私隱保衛戰

私隱保衛戰

大數據時代,你在網上的一舉一動,他人可能早已瞭如指掌!商戶透過社交媒體,可以收集用戶的個人資料、人際關係網、興趣等,還可通過追蹤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伺服器紀錄(server logs)等,加以運算,得知用戶於網站的瀏覽活動,更別提會員登記這類直接獲取個人資料的方法。究竟用戶如何保衛自己的個人隱私?看看以下清單。

文章內容

網站cookies是用戶在瀏覽網頁後留下的小型文字檔案,其中可包括用戶已儲存的帳號密碼、表單內容及下載紀錄等等。Cookies可分為第一方(網站營運者)與第三方(網站營運者以外的第三者),其中的第三方cookies一般為非必要,多作為廣告用途,故可透過瀏覽器的設定選擇接受與否。用戶亦可使用「私人/安全模式」來避免留下瀏覽蹤跡。

瀏覽互聯網或透過權限以換取線上服務的使用權時,應先了解網站如何收集或使用個人資料,例如是否使用保密插口層(SSL)來確保個人資料得到加密及保護(即有https://而非僅http://的連結)。

安裝抗惡意程式碼保安軟件;提防可疑的公共無線網絡;維修、出售或棄置個人電腦時,確保已徹底刪除或轉移資料;儘量只下載來自官方途徑或可靠來源的軟件,需留意哪些個人資料會被收集。

使用社交媒體時,應管理好朋友名單(friend’s list),並選擇性地顯示個人資料給部分朋友,還要注意帖文是否有附加地理標記(geotag或location check-in),切勿公開敏感資料例如住址、車牌號碼之類。 總之,廣大消費者要提高警覺,懂得拒絕提供個人資料,保護好自己的私隱。

 

 

資料來源:463期《選擇》月刊(2015年5月14日)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

Please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