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網絡私隱隨時被濫用 大數據時代下須自保 - 《選擇》月刊第463 期

  • 2015.05.14

消費者在網絡上留下的一個小小「足印」,在大數據年代可以成為有用的商業數據,儘管只是在社交網站上的一個「讚」、或在網上搜尋過某類產品,在網絡上的每一步都可能被「監視」。作為精明消費者,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保護自己的私隱免被濫用。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數據顯示,2014年收到206宗涉及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的侵犯私隱投訴,較前年的93宗上升超過1倍,以下是一些商戶蒐集個人資料的常見手法:

  • 社交媒體:商戶透過社交媒體,邀請用戶向朋友推薦產品,從而獲得有潛力客戶群的聯繫方法,並借社交媒體瞭解用戶的個人資料、興趣及對品牌的忠誠度等。
  • 網上行為追蹤:透過追蹤技術工具,例如小型文字檔案(cookies)、伺服器紀錄(server logs)等,瞭解用戶瀏覽網站習慣,例如瀏覽某網站的次數、瀏覽該網站前後到訪過的其他網站,及用戶IP地址所屬的國家等。
  • 會員登記:透過用戶的登記資料、瀏覽記錄及購買活動,商戶可以定出日後銷售或推廣的方法。
  • 有獎遊戲/市場調查:以獎賞吸引用戶參加問答遊戲或市場調查,讓商戶瞭解人口的特徵、使用喜好、習慣及取向等資料。

商戶透過上述的方法蒐集資料,消費者或用戶可能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在網絡世界公開的資料並無太多涉及私隱,但實際上用戶有機會因進行各類網上活動而承受不同程度的風險。

一般商戶在完成市場調查後,會把用戶界定為某類別的客戶群,從而進行目標性營銷活動,即向某類客戶只提供其可能有興趣的廣告資訊,間接剝削用戶接收其他營銷資訊的機會。

商戶進行調查時,可能只會進行整合統計及分析,但隨着資料探勘技術不斷改良,集合用戶於不同平台留下的資料,有可能從而推算出用戶的身分。而商戶通過資料合併科技,利用從多個平台蒐集的數據,建立超級數據庫,用戶只在社交媒體發出一個「讚」、或利用手提電話登記為某公司之客戶等,都會變成重要的提示數據,讓商戶整合成大數據,進一步分析及解讀用戶資料以優化其業務策略。

更嚴重的是用戶的資料被竊取,最終引致經濟損失,不過用戶如因疏忽而洩露了密碼或其他個人資料,所涉損失可能難以追究。

要保障自己的私隱不會輕易被濫用,消委會有以下建議:

  •  電腦保安:加強軟件及硬件保安,於維修、出售或棄置個人電腦時,永久刪除資料。
  •  帳戶管理:使用高強度密碼並定期更改,避免在不同帳戶使用相同密碼。
  •  瀏覽互聯網:避免使用可疑的公共無線網絡(Wi-Fi)、妥善設定瀏覽器、安裝抗惡意程式碼保安軟件等。
  •  下載軟件:只下載官方途徑或可靠來源的軟件,如下載時要提供個人資料,應先三思。
  •  遞交個人資料:不要隨便提供個人資料,即使提供亦應先瞭解有關私隱條款,例如蒐集資料的目的、用途及資料可能會被轉移給哪些人士。
  •  社交媒體:管理好朋友名單,選擇性顯示個人資料,不應公開地址及車牌號碼等敏感資料。

善用科技可以提升生活質素,大數據亦不一定涉及私隱問題。個人資料會否被妥善處理及保存,才是問題關鍵,消費者必須懂得保障個人私隱,無論是在線上或離線時,都應時刻提高警覺,在資料共享與個人私隱之間取得平衡。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 包括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