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一手樓盤消耗表資訊混亂 促業界改善披露範圍及透明度

  • 2017.06.15

一手樓盤消耗表資訊混亂 促業界改善披露範圍及透明度

近年樓市暢旺,成交價屢創新高,根據土地註冊處的資料顯示,單單在首五個月已經有7,498宗一手住宅樓宇買賣,合約總值$1,059億,兩個數字均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8成。買樓是消費者人生其中一項重大的消費決定,加上買樓置業的經濟負擔越見沉重,能夠得到準確、齊全的資訊,消費者才可比較不同樓盤,再因應自己的負擔能力作出最正確的選擇。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條例》)在2013年實施,旨在規管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以確保準買家可在抉擇過程中獲得充足、準確,和具高透明度的資訊,相關措施提升對消費者的保障。

消費者委員會在2014年曾發表報告,指出一手樓銷售安排仍有不足之處,建議發展商制定一份包含可供選擇及已售單位和價格資料的資訊表,以便準買家參考、要求提升銷售安排透明度、改善一手物業銷售地點的秩序等。負責監管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銷監局)和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採取行動,先後推出針對性的措施回應,進一步完善物業銷售過程。

為了解消費者在持續飆升的一手樓市場中,是否能取得充足而準確的樓盤銷售資訊,消委會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期間,多次派員以準買家身分到9個一手樓售樓處視察,並審視在現場取得資料的準確性及是否符合《條例》要求。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該9個樓盤約佔同期73個發展項目的12%;以單位數目計,約佔同期發展項目單位總數目的18%。結果發現新樓盤銷售情況仍有改善空間:

消耗表未能方便閱覽

銷監局由2015年6月起,要求發展商於售樓處設置消耗表,以指定格式顯示銷售當日可供揀選的單位、已簽立臨時買賣合約的單位及已被揀選但尚未簽臨時買賣合約的單位。惟消委會發現,即使發展商已按規定設置消耗表,但準買家仍難以全面閱覽有關資訊。例如有發展商將消耗表設於展銷廳的抽籤區內,只有已「入票」及進行抽籤的準買家才可獲得此資訊。儘管有發展商將消耗表設於較理想的位置展示,但只是將不同時間更新的消耗表釘裝一起,如準買家希望得到樓盤的整體銷售情況,便需逐頁比對。

事實上,有關改善措施安排下的消耗表只提供單位銷售情況,準買家須另外比對價單、成交紀錄冊等其他銷售文件,才可得知單位其他的重要資料,例如實用面積、成交價及呎價。消委會促請發展商加強消耗表資訊披露的範圍和整體性,並以方便準買家閱覽為前提,透過不同渠道例如能即時更新的電子版本,讓準買家獲取及時的資訊,作出合適的選擇。

「自製」消耗表資料錯誤混亂

《條例》雖然規範例如售樓說明書、價單等銷售文件的格式,確保一些重要資訊的準確性。然而本會在所有實地視察的發展項目中,都發現有銷售人員,包括發展商職員及地產代理,主動向準買家提供的「自製」及「簡化版」的宣傳資料,上面印有「只供內部參考」、「不可作銷售用途」一類的字眼。

從7個發展項目取得的「自製」的消耗表內,本會不難察覺資料錯漏,例如錯將「一房連儲物室」的單位,標示為「兩房」單位;也有的錯誤列示單位的售價,有整幢同一坐向單位的售價較以尺價計算的售價少$80萬以上。假如準買家在銷售過程中單憑「自製」的消耗表獲取資料,會十分容易被混淆和影響置業決定。

更甚者,有地產代理勸阻本會職員索取《條例》要求的銷售資料,例如樓書、價單等,聲稱參考價值不大。實際上,所有促銷一手物業的資料都受《條例》規管,任何人都不可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銷售資料。

地產代理業界銷售安排有待改善

雖然地監局加強地產代理的銷售指引,但代理涉嫌違規的情況仍偶有發生。本會在視察期間,有地產代理鋌而走險,建議向消費者提供額外本票墊支,以增加中籤機會;另外,在不同售樓處均發現,仍有不少地產代理沒有佩戴地產代理證或職員證,公眾難以區分持牌代理及非持牌員工的身分。

消委會建議當局,完善消耗表在資訊披露的範圍及透明度,讓準買家更能掌握樓盤價格和銷售情況的資訊。同時,加強實地監察和規管業界的銷售手法 ,確保符合法例規定。

基於樓市相當活躍,交投氣氛熾熱,消委會特別提醒消費者在入市前,必須小心考慮個人實際需要及各樣潛在風險,尤其是利息上調對個人承擔能力的影響;同時亦須仔細比較和閱讀不同樓盤的售樓說明書及價單等銷售文件,才作最終決定。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