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漫遊及長途電話收費爭議多 定期查帳免預繳儲值被蒸發

  • 2016.12.15

消費者委員會過去3年接獲約2,300宗與電訊服務收費有關的投訴,雖然數字近年有下跌趨勢,但因到外地旅遊或公幹是十分普遍,所以涉及海外漫遊日費計劃、長途電話儲值戶口以及儲值卡等收費爭議的投訴仍屢見不鮮。消費者在使用漫遊及長途電話服務時,要加倍留神,定期檢視帳戶狀況及收費。

個案一:漫遊數據日費計劃自動啟動

投訴人前往澳門旅遊數天,由於所住的酒店提供免費Wi-Fi上網服務,因此出發前沒有購買手機數據漫遊服務。回港後查閱電話帳單,發現被收取5天漫遊通行證費用,合共$190。投訴人致電A公司表示從未使用此服務,加上一直使用酒店Wi-Fi,所以不應收取費用。A公司職員指用戶一旦在澳門使用流動通訊服務,便會自動啟用每天收費$38的通行證,故不會退款。

投訴人指訂立合約時並沒有此項收費服務,外遊時也未察覺任何通知,於是向消委會投訴,要求退款。調停後,A公司表示為與客戶保持良好關係,同意只收取投訴人2天的通行證費用共$76,投訴人接納此安排。

個案二:長途電話預繳儲值不翼而飛

投訴人3年前接獲B公司職員推銷國際直撥長途電話優惠,收費按用量計算,認為價格合理,先後兩次購買合共$3,800儲值額。農曆年前夕撥打長途電話後,戶口剩餘$3,600,但農曆年過後,B公司代表致電通知事主戶口只尚餘$300,建議充値。投訴人大感疑惑,認為只偶而致電內地,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使用$3,300。遂要求翻查通話記錄,瞭解戶口儲值無故「蒸發」的原因。職員表示須收取$50才可查核帳單,投訴人認為不合理,更發現B公司暗中已取消使用服務後播出的帳戶餘額語音訊息,於是聯絡消委會,要求查明用量及退款。

B公司回覆消委會,指投訴人戶口尚餘$3,566,並聲稱客戶每次使用服務後仍可收聽帳戶餘額。投訴人不滿B公司胡亂收費,強烈要求退回所剩的餘款。經消委會多番交涉,B公司終於全數退回。

個案三:一卡兩號儲值卡須扣減月費

投訴人購買了C公司的一卡兩號儲值卡,標價$138,並註明當中有$80儲值額。投訴人之後打算以儲值額購買$68的500MB數據組合卻被指餘額不足。

投訴人致電C公司查詢,職員指儲值卡一經啟用,會即時扣除$18月費,投訴人於當月16日後才啟用,故收取半個月月費$9,再加上少量通話及數據使用的費用,餘額只剩$67.4。投訴人聯絡消委會反映,認為C公司收費有巧立名目之嫌。

C公司回覆消委會表示,儲值卡的包裝上已清楚列明收取$18月費的條款,如要購買服務,應確保有足夠的儲值額或選用較低價的服務。

市場上,漫遊及長途電話的服務包羅萬有,消費者可以按不同地區、日程長短和預計用量等因素選購服務。購買及使用時,須留意以下各點:

單日漫遊通行證(按日收取費用,消費者可使用預設的數據量,毋須按量收費):

  • 有電訊商可能只以短訊通知用戶後便啟動服務;
  • 外遊前,先瞭解所屬電訊商提供的外地流動通訊服務的收費和計劃;如無需使用有關服務,可關閉漫遊數據模式或申請暫停漫遊服務。

預繳式長途電話儲值戶口(消費者須事先為戶口充値,然後按撥打電話的時間收費):

  • 消費者應避免一次過預繳過多金額,也應自行記錄通話時間及次數,定期核實戶口結餘;如結餘與紀錄不符,立即與供應商聯絡。

一卡兩號儲值卡(中港兩地的兩個電話號碼同時放於同一張電話卡,費用於預先充值的金額內扣除):

  • 市面上的電話儲值卡種類繁多,面額及使用條款各有不同,消費者宜仔細閱讀條款,確定收費細則和有效期限等合符個人需要。

以下是消委會對電訊商的建議:

  • 電訊商應給予消費者選擇是否選用某項服務的權利,在服務啟用前清晰通知消費者,讓他們瞭解當中收費及細節後才決定是否選用;
  • 消費者應享有查閱收費記錄的權利,如須額外收取費用才可翻查記錄,並不合理;在收費記錄上保持透明度,可減少爭議,體現優秀的企業責任。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