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手機遊戲爭議多 提防沉迷招損失

  • 2016.09.14

近年手機遊戲大行其道,無論付費或免費下載的遊戲,其故事背景、情境設計、以至角色塑造,皆精心構思,配以精緻細膩畫面或視覺衝擊力強的光影效果、帶給玩家震撼的感官體驗,令人沉迷在遊戲設置的虛擬世界裡,分不清真實與虛幻。

當消費者沉醉於多采多姿的虛擬世界時,往往忽略了開發商會透過不同方式賺取利潤,如展示廣告和售賣虛擬或實體商品。即使一些標榜「免費下載」 的手機遊戲,其實隱藏許多需要付費的項目。當玩家開始遊戲後,只能免費使用部分功能;當達到一定級數後,便需要付費才能繼續升級;或玩家須購買虛擬道具或寶物,才能提升戰鬥能力等。現時許多手機遊戲加入與朋友競爭的設計,有些玩家在求勝的心態下,不惜花上大量金錢。

手機遊戲程式提供多種付款方式,用戶可使用預設的信用卡自動扣款,或購買增值卡或點數卡先替遊戲帳戶充值,消費者在交易時容易忽略條款細則。當消費者發現問題時,有機會只能透過電郵或網上社交平台與遊戲商溝通,被動等待對方回應,因而引起不少消費爭議。消費者委員會提醒消費者考慮投放金錢在虛擬世界時應衡量箇中風險,避免沉迷遊戲而招損失。
 
個案:稀有角色出現機率低引起爭議

投訴人經社交平台得悉開發商推出限定「抽蛋」活動,每次抽蛋需使用300點數,開發商在廣告聲稱可提高抽中稀有角色的機會率。然而投訴人嘗試了300多次,合共花費超過$ 8,000元,仍未能抽中稀有角色,遂投訴開發商的宣傳與事實不符,質疑有否提高角色的出現機率,要求公司作出合理解釋及退回部分點數。

本會接獲個案後與開發商聯絡,該公司表示遊戲中的「抽蛋」活動是以一個固定機率來計算角色的出現率,抽蛋次數愈多,不一定能抽中心儀的角色。同時,活動條款已列明所有已購買的虛擬貨幣或物品均不設退款安排,故不會補償。

個案:子女誤用手機遊戲衍生「震撼賬單」

投訴人的9歲兒子在玩手機遊戲期間購買了付費項目,總金額達$13,500。查閱資料後,投訴人發現遊戲程式內已儲存曾登記的信用卡資料,「按掣」後馬上完成交易,過程不需要重新輸入密碼。投訴人認為遊戲程式銷售平台在沒有要求用戶提供密碼的情況下完成交易,對信用卡登記人毫無保障,容易造成意外購買,她向手機程式銷售平台投訴,要求退回所有未經她授權的交易但不果,便向本會尋求協助。

手機程式銷售平台回應指,其消費交易均受條款及細則約束,除非發生特殊情況,否則一經購買便不作退款。經本會調停後,公司仍然拒絕投訴人之退款要求,本會建議投訴人諮詢法律意見,或透過民事途徑追討。

為避免遊戲娛樂變成消費損失,消費者應留意以下消費提示:

  • 消費者須明白手機遊戲的本質是一種娛樂,不應為了「求勝」而過度花費,加重自身或家人的經濟負擔。此外,遇到開發商以限定任務或特別活動的手法刺激消費,須保持理性,切忌沉迷;
  • 消費者宜多與子女溝通,留意手機遊戲的性質會否含暴力或博彩成分,衡量遊戲是否適合子女及從中灌輸正確價值觀,避免沉溺虛擬世界;
  • 下載遊戲程式前,先瞭解其服務內容是否包含付費項目及購買價格等資訊;
  • 購買付費項目前,查閱購買交易的條款細則及付款規定;
  • 不要貪方便而在手機程式儲存信用卡資訊或密碼;
  • 妥善保存一些重要交易資料,例如遊戲帳戶號碼、遊戲角色名稱、登記電郵及相關交易憑據,以備有需要時可向遊戲開發商提供及進行交涉;
  • 使用密碼等方式設定手提電話之取用限制,防止出現未獲授權的交易;
  • 部分手機遊戲可能需要使用網絡連線及定位功能,消費者應定時留意數據使用量,慎防超出用量而招致額外費用。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