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選擇》月刊第233期

  • 1996.03.15

本期主要內容:
封面專題  家用傳真機速度、清晰度大有差別
市場實錄  揀選最抵用的數碼流動電話
消費智囊  改善摺檯設計 防止意外再生
      兒童殺手-小摺檯測試
消費人語  315食物安全大行動
醫療放大鏡 酗酒傷身
消費者信箱 為何15A萬能蘇只配5A保險絲?
置業選擇  柴灣樓價調查

消費者委員會今日鄭重勸喻幼童的家長,避免購買和使用不安全摺檯。

八四年至八九年間,兒童因摺檯致死的個案有八宗。年齡在三歲至九歲之間,肇事原因是摺檯翻倒,小童被檯腳夾至窒息死亡。兩週前一名歲半大的女童被摺檯夾住,由消防員救出。

兒童在翻轉的摺檯內穿插玩耍,一旦被檯腳夾住,很難自行掙脫,愈是掙扎,檯腳愈是收緊。上述致死意外發生時,小童並無成年人在身旁,或獨自留在屋內。要是在有人照顧在旁,應可避免悲劇發生。

消委會對摺檯的安全問題一向表示關注,曾經向製造商發出改善產品的指引和建議。

摺檯節省空間,是很多庭必備的傢俬,用作餐檯或麻雀檯。近年亦愈來愈多人購備小摺檯,讓小童做功課。小摺檯較為輕巧,彩色悅目的設計,吸引小童。

摺檯的安全受到去年十月實施的「消費品安全條例」管制。條例規定任何製造,進口或供應給本地使用的消費品,須符合法例的一般安全規定。

消委會自條例實施後首次測試摺檯,以小摺檯為主。報告在最新一期(二三三期)「選擇」月刊發表。五款樣本測試結果,其中四款有開關鎖,另一款沒有任何鎖掣裝置。小摺檯並沒有國際認可測試標準,要檢定是否安全,須考慮基本的安全條件。

測試結果顯示,小摺檯的安全性差強人意。

四款有開關鎖的摺檯,只有一款是彈簧式自動上鎖,防止摺檯自動摺合。其餘三款,分別以勾、鐵片和螺絲為鎖,並需人手上鎖。

自動上鎖的設計,好處是:即使不明白開關鎖重要性的小童、或忘記上鎖的人士,摺檯能自動鎖好,預防意外發生。

樣本不符安全的地方包括:翻轉摺檯時,勾鎖型摺檯的勾因地心吸力作用而垂下,不能鎖緊檯腳。

兩個樣本的開關鎖毋須使用工具即可徒手拆除,另一樣本的鎖掣移位,失卻鎖掣的效用。

此外,三個樣本的長方型檯面較短的一邊,受壓時會翻倒。因此,不要把摺檯作踏腳梯用。

只得一款摺檯有警告字句,提醒家長不要誤用,但沒有直接指出不可將摺檯翻轉來玩,警告不夠清晰。

消委會經已知會香港海關,以執行消費品安全條例。海關商品標準調查局人員,抽查四款市面發售的小摺檯,政府化驗所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沒有一個具有效的鎖掣。

海關過去三個月的行動,扣查了三百七十一張小摺檯,總值約二萬六千元。

「選擇」文章指導消費者如何選購安全的小摺檯,以確保購買和使用安全。


隨著流動電話市場的競爭漸趨白熱化,各公司紛紛推出優惠計劃吸引顧客。

面對種種宣傳攻勢,消費者或會感到不知如何選擇。

為令消費者更全面掌握各種優惠計劃的特點,消委會做了項流動電話優惠計劃的調查。

調查發現優惠計劃大致分四類:

  • 優惠價出機
  • 由模擬網絡轉數碼網絡優惠
  • 免費通話時間的收費計劃
  • 繁忙?非繁忙時間的收費

各公司推出的優惠計劃收費不一,以通話收費比較,一項650分鐘計劃的最低收費,平均每分鐘為$1.54;一個100分鐘通話計劃最經濟的平均收費是$3.75到$5。

需要長時間通話的消費者或可考慮一項長達十五小時(由晚上六時正至早上九時正)的非繁忙時間優惠計劃。

消費者在購買流動電話前必須謹慎考慮手機和網絡是否配合自己的需要,若中途退出優惠計劃,無法取回預繳的費用或按金,消費者便有金錢損失。

消費者亦應小心了解不同時段的收費,並注意不同手機及網絡的品質、接收清晰度及性能。


最近,不獨流動電話的價格減低,傳真機亦日漸普遍,售價亦較以前低很多,有些基本型號,低至千餘元。

這種資訊傳達器材也不再局限於在辦公室使用,不少家庭也因為其價格不貴而添置備用。

為幫助消費者選擇新一代的家用傳真機,消委會測試了十五款適合家庭使用的小型傳真機,大部分樣本具有多種功能,使用感熱紙印出資料。

結果顯示各傳真機表現有頗大差別,尤其在傳送速度和文件清程度方面。

消費者可按照個人需要和習慣去選擇。若經常送發傳真往海外,可選擇較快速的款式。

報告又教導消費者把傳真機接駁電話線的不同方法。接駁方法,各有不同優點。


每年三月十五日是世界消費者權益日,今年的主題是「食物安全、人人有責」。

這個主題為配合世界各地的政府於今年十一月齊集羅馬,參與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舉辦的世界食品高峰會議。

在本港,受關注的食品問題包括:蔬菜含農葯、海產受重金屬污染、紙包奶變酸等。

全球方面,值得探討的問題是食物市場的推廣手法,愈來愈多廣告以兒童為對象,尤其是零食和糖果類,影響了他們對餐食營養價值的概念,過量零食妨礙兒童的發育成長。又雜誌或其他刊物的食品廣告,時有排版成普通文章的形式,讓讀者以為是雜誌的報道。

對於食物安全問題,製造商及政府均須繼續扮演重要角色,以確立食物安全、恰切的品質管制和食物標準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