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如何於食品安全的議題上建立消費者的信心-香港品質保證局專題研討會2007-社會挑戰與營商機遇:食品安全和健康

  • 演辭
  • 2007.11.20

香港品質保證局專題研討會2007
社會挑戰與營商機遇:食品安全和健康

如何於食品安全的議題上建立消費者的信心

劉燕卿總幹事
消費者委員會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每年農曆年尾,消費者委員會都會舉辦「十大消費新聞選舉」,由市民公開投票,選出十則他們認為是該年中發生最重要的消費新聞。去年的「狗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中,有蘇丹紅的雞蛋、淡水魚含孔雀石綠,皆高票入選。投票結果反映消費者對健康及食物安全非常重視。而本會接獲有關食物安全的投訴,去年共39宗,今年首9個月有148宗,其中117宗是投訴「油魚」的個案。其餘多涉及穀類食品及奶類食品攙有雜質等。

食物安全不能憑外表判斷

市民高度重視食物安全,購買食物時當然盡量小心,選擇外表看起來新鮮、未過保質期的食物。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很難單憑肉眼判斷食物是否安全,會否含有害物質,損害健康。讓我們看下面兩個例子:

例子(一):蜜糖含抗生素殘餘

蜜糖是公認的營養食品,但去年九月,消委會在測試中發現多款蜜糖樣本含有抗生素殘餘,其中6款更含違禁物氯霉素殘餘。在罕見的例子中,氯霉素會引致對生命構成威脅的骨髓副作用。本港法例亦禁止食物中含有氯霉素。

例子(二):魷魚絲含重金屬

魷魚絲是大眾喜愛的零食,若不是經過科學測試,消費者又怎會知道魷魚絲可能含重金屬砷呢?今年四月消委會在測試中發現8 款魷魚絲樣本含砷,俗稱砒霜,其中一款的總砷含量達到每公斤35.3毫克。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委員會(JECFA)的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的標準,一名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周不應攝入多於0.9毫克無機砷故此,每周進食三包上述樣本,(估計其中10%是無機砷),已可能超出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有砷中毒的潛在危機。

必須防患未然

由上述例子可見,要保障食物安全,不能單靠亦不可能要求消費者自保,而是必須從「預防」方面着手。政府部門必須在零售、批發、進口三個層面把關,防止有問題的食品流入市場。零售方面,定期從市場抽取樣本化驗,確保食品的素質符合安全標準。如果是高風險食物,例如海鮮、魚生、雪糕等,抽驗的次數應該更加頻密。

資訊透明度十分重要

資訊透明度對建立消費者信心十分重要。我們必須提高資訊透明度,增強消費者對政府部門的信心,告訴市民政府不斷為他們監察市場上的食品,發現食物安全問題時會即時通知公眾,不會有所隱瞞。

因此,一旦在市場發現有問題的食品,有關部門必須第一時間透過傳媒通知公眾,讓公眾知悉,停止食用有關產品,以及安排從市場回收商品,讓有問題食品盡快移離市場,在可能範圍內,商戶亦應透過方便的渠道,在合理的時間內退款給消費者。

登記制度方便追蹤源頭

市場上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要「全面」回收有關產品,經常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原因是產品經重重批發、分銷,散落在眾多不同零售點,同時亦很難追蹤到食品供應的源頭,將問題徹底解決。

由此可見,有需要建立進口商、分銷商登記制度,例如肉食,由飼養豬、牛的農場開始、到屠宰的屠場、包裝工場,最後到零售店舖,全都清楚記錄。當出現問題時,執法者便可循供應鏈找到食品的源頭,繼而快速有效地作出跟進。政府亦可以考慮在食品的來源地,例如菜場、漁塘等加強監管。

消費者委員會  —  第二層把關

消費者委員會肩負市場監察的責任,是第二個把關人,可以為市民在零售層面把關。消委會多年來一直透過產品測試監察市場上出售商品的質量,除向市民公佈試驗結果外,並與相關政府部門緊密合作,盡早將有問題食品資料,通知他們,以採取相應行動,有助保障市民健康。

例如上周公佈的鱷魚肉測試,發現三分二樣本屬蛇肉及巨蜥肉,我們於第一時間通知海關,漁護署及食物安全中心,以配合他們採取相應行動。

前瞻性測試

此外,消委會亦會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食物安全問題,進行前瞻性測試,藉此瞭解醫學界、營養學界一些新理論,與我們日常進食習慣的關係,從而提醒消費者注意及改善飲食習慣,同時鼓勵飲食業界研究及開發新的烹製食物方法。

例子(一):反式脂肪

其中一個例子是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多款不同類別的烘焙食品、油炸食品及牛油和軟人造牛油的反式脂肪含量。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反式脂肪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除會增高壞的膽固醇外,同時減少好的膽固醇。其影響之深,比飽和脂肪更差,引起公眾關注。

測試顯示有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偏高,如有本地特色的椰絲奶油包,進食一個,已經佔世衛和糧農組織建議的每天反式脂肪建議攝取限量的六至七成。

不過,測試又發現同類食物的反式脂肪含量差距可以很大,有些樣本只含微量,甚至不含反式脂肪,顯示減少食物內的反式脂肪是可行的,關鍵在於生產商是否願意採用低反式脂肪的油脂。

例子(二):煎炸食品含丙烯酰胺

較早前,我們亦測試了過百個煎、炸、烤、焗的小食的丙烯酰胺含量。動物實驗中,丙烯酰胺能令動物患癌,增加動物的甲狀腺、腎上腺、腦部、肺部及皮膚等多個器官出現腫瘤的發病率。

測試結果與現有的研究結論吻合:以120°C以上高溫烹調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特別容易產生丙烯酰胺。因此,薯片、薯條及餅乾等含豐富碳水化合物兼又薄又脆的食物,一般含有較多丙烯酰胺。測試同時探討怎樣減低煮食時可能產生的丙烯酰胺,鼓勵食物行業及消費者避免以高溫煎炸或烤焗食物或烹調過久,特別是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油炸芋頭或馬鈴薯等根莖類食物前宜先沾上薄粉漿,以減低丙烯酰胺的產生。

營養標籤的重要性

食物本身固然要達到安全標準,預先包裝食品上的營養標籤亦必須準確無誤,以幫助消費者,尤其是有特別健康需要的人士,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挑選食物。

不過,現時不少預先包裝食品沒有營養成分表。即使有營養成分表,部分只列出營養素含量聲稱,沒有標示含量。例如餅乾聲稱「高纖、低脂、低熱量」,但只列出「每片餅乾少於一克脂肪」,完全不足以支持其聲稱。

例子:果汁飲品的含糖量

消委會今年9月對於甘蔗水、菊花蜜、花旗參蜜等包裝飲品的測試亦發現,聲稱「低糖」或「少甜」的果汁飲品,含糖量並不一定較低。7款聲稱「低糖」或「少甜」的產品中,只有3個在其類別飲品中總糖含量是最低的。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一些果汁飲品的糖含量與汽水相差不遠,其中兩款比汽水的還要高。

由於「高、低、多、少、額外」等聲稱現時沒有法定標準,有同一聲稱的產品,其相關營養素含量可以相差很遠,加上同類產品所用的分量基數並不統一,消費者難以比較不同產品的營養成分含量。我們期望政府即將提出的修訂規例,可以落實營養資料標籤制度,規定營養資料以清楚易明的方式列出,除了讓消費者易於比較產品,達致均衡飲食,同時亦有助提升產品形象,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

總結

要在食品安全的議題上建立消費者的信心,政府、業界及消委會必須緊密合作。首先,政府需訂立完善的法例,並且嚴正執法,定期在市場抽樣檢驗,確保食物符合安全標準。飲食業界亦要自律,提供高質素的產品,進一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消委會將繼續透過產品測試、意見普查等方式監察市場,並就會影響消費者利益的政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