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8 个搜寻结果
排序依据
每页显示
考虑安排长者入住安老院?市面上院舍服务既有资助、私营之分,以提供不同程度的照顾服务,收费亦不尽相同。以下这份指南,简单七步,教你逐步为长者拣选合适的安老院。
消费者委员会于2015年共接获27,378宗投诉,较2014年的31,048宗,减少12%,其中有关货品及服务的投诉相若,分别占48%及52%。虽然整体投诉数字下降,但个别范畴投诉上升,个案性质亦趋复杂。 消委会关注有关旅游业的投诉,除涉及港人外游的机票、酒店投诉有显着增幅外,涉及外地旅客的投诉项目,例如参茸海味及珠宝钟表等,投诉个案亦呈上升趋势。投诉数字已向业界敲响警号,如不即时采取改善行动,情
重用口罩? 自制口罩? 科学检测助全民抗疫 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持续, 口罩需求大增,导致全球供不应求,“全民口罩”理 念引发全民抢“罩”,不安情绪“罩”住大众! 口罩奇缺,但现在却是外出必须品,无论坐地铁、购物或上班,尤其是到医院,无口罩会引来奇异目光,更可能被下逐客令。戴口罩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免受飞沫传染,另一方 面,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任,特别是有呼吸道感染或咳嗽人士,更是非戴不可。一 罩难求,市民自救,有人建议外科口罩消毒重用,不少市民亦发挥民间智慧,纷纷自制口罩, 网上大量视频流传。但因未经科学测试,难以判断其安全性及功能。 (注:图片来源于网路,请勿模仿。) 有见及此,为帮助大众科学抗疫和缓解全民抢罩压力,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与香港消费 者委员会、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科技园公司和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合作,迅速成立了工作小组。在过去一个多星期中,通过实验室测试外科口罩在清洗消毒后功 能,并对自制口罩安全性及功能进行分析,为市民提供选择,作为欠缺外科口罩时的缓冲。 科学:两大实验室测试 参考外科口罩的三重设计功能(外层防水、中层过滤、内层吸水),工作小组对不同口 罩物料进行评估,在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科学园相关实验室进行以下三个测试: 一是扫瞄电子显微镜下的纤维结构; 二是检查气溶胶微粒过滤功能; 三是萤光剂模拟咳嗽测试。 工作小组的实验研究包括了重用外科口罩和自制口罩两方面。 一、 重用外科口罩 工作小组通过实验证明,自行清洗消毒的外科口罩(包括:受含有75%酒精的酒精搓手液喷在外科口罩最外层表面,及经过达摄氏 60 度水温的肥皂水清洗的外科口罩),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检视, 显示外层防水层受损,防水功能失效;中层物料纤维亦受破坏、变形、收缩;或是纤维完整性受损,影响过滤效能,失去防护作用。 工作小组提醒市民,切勿尝试用任何方法,包括清水,酒精,洗洁精,梘液,肥皂或其他消毒方法去清洗或消毒口罩的表面或任何部份。 (图 1) 正常口罩外防水层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图2)经酒精消毒后-口罩外防水层结构被破坏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图 3) 经60度温水及肥皂浸洗后-口罩外防水层结构萎缩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图 4) 正常口罩中间过滤层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图 5) – 经酒精消毒后-口罩中间过滤层被破坏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图 6) – 经60度温水及肥皂浸洗后-口罩中间过滤层结构严重萎缩及变型 (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二、 DIY自制口罩 DIY自制口罩必须参考医护口罩的三重设计(面层防水、中层过滤、底层吸水)的原理,同时,在选择物料及模型时,需符合五大需求,即:安全、易买、易找、易做、易戴,以确保保护功能,并让市民能自行购买日常材料自制并安心使用。 安全-符合处理食品卫生标准 易买-成本低 易找-日常家居材料 易做-制作简易 易戴-透气舒适 表格内不同材料不符合五大需求的原因 安全性 易买 易找 易做 易戴 保鲜纸 X √ √ √ X 除尘纸 X √ X √ √ 冷气机过滤纸 X √ X √ √ Gore-Tex (防水透气布) √ X X X √ 塑胶胶桶 X √ √ X X 棉布 √ √ X X √ 经分析和参考各方建议,工作小组推荐以下物料 1、 面层防水-文具用的透明胶套作面罩胶片(或挡太阳帽或其它质料安全的透明胶类)。为 提供类似外科口罩的防水功能,工作小组建议以透明胶套作为面罩。在萤光剂模拟咳嗽 测试中,面罩能有效阻挡大量飞沫。透明胶片成本只需约两元,且可以清洗后多次使用。 (图7) 萤光剂测试显示面罩有效阻挡大量飞沫 2、 中层过滤 -厨房纸。厨房纸一般可达到处理食品的卫生标准规格,而在香港科学园扫瞄电子显微 镜检视其纤维大小、空隙及排列,与外科口罩物料相若。 (图8) 口罩过滤层间隙和纤维大小之比较,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图9) 厨房纸间隙和纤维大小之比较 (扫瞄电子显微镜下影像,100X) 3、 内层吸水-袋装或盒装三层或四层面巾纸。面巾纸的质地柔软,卫生标准高及吸水力强, 最宜作内层物料。 确定物料后,工作小组查验不同结构自制口罩的过滤功能。 实验证明,以一张面纸巾(贴面最内层)加两张厨房纸作为内层而制成的自制口罩,其在相同环境下,对20-200nm气浴胶微粒的过虑功能能够达到外科口罩九成以上效果。 工作小组建议,市民在欠缺外科口罩而须自制的情况下,可考虑以上物料及设计作为防护。 面罩胶片成本只需约两元,经清洁消毒后,可多次使用,而一次性自制口罩的制作成本只需 两三毫钱。 工作小组对市民制作及使用自制口罩的建议: 制作及佩戴口罩前应先用梘液及清水,或酒精搓手液洁手; 出外前,可将数个口罩放入密实袋内暂存,带备外出,以便更换及使用; 使用自制口罩时,面纸巾面是贴向口鼻,而厨房纸面是向外的;戴上一段时间,如一两小时后, 或口罩内的纸巾已湿润,应马上更换; 切勿重复使用自制口罩; 卸下防护装备前,要清洁双手;如在家中卸下防护装备,最好先准备好消毒剂;首先卸下防护胶片,再清洁双手,然后脱下口罩,并马上将口罩弃置在有盖垃圾桶内,随即再洁手; 切勿将用过的自制口罩的物料再使用或作其他清洁用途,例如抺厨房或在洗手间使用等等; 而用过的防护胶片面罩要用 1:49 稀释的家用漂白水或酒精清洁消毒,或梘液/洗洁精及清水清 洁后,方可重用;如防护胶片明显受污染,有污垢或破裂,亦不建议重用;将卸下已受污染的 防护胶片,弃置在有盖垃圾桶内,并随即再洁手; 如在街外更换口罩,须将用过的口罩放在另一个密封袋,丢到垃圾桶内或带回家弃置在有盖垃 圾桶内,切勿随处弃置; 前往医院、诊所等染病高危地点,或已有上呼吸道病征,应尽可能佩戴合规格的外科口罩;如 感到不适或怀疑出现感染征状或已有上呼吸道病征,须马上求医。 制作小视频: https://youtu.be/rvlfJrFbhJ4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鸣谢以下合作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科技园公司 附件:自制口罩全程图片详解 (图 1) 先彻底清洁双手及用具 (图 2) 使用两张不同品牌的厨房纸 或将两张厨房纸(如同一品牌)以 90 度重叠 (目的是要尽量 避开压花位置重叠从而减少压花位纤维之间的空间),其作用如口罩的过滤层 (图3) 盖上1张袋装厚纸巾作口罩底层,其作用如口罩内部的吸水层 (图4) 叠好的厨房纸及面纸巾,剪开两份,再用阔度约2寸的胶纸将各份的边缘对折粘好 (图5)以钉窿机在口罩两边上下钉窿 (图6) 在口罩表面鼻梁位加包胶铁线,如无铁线,可用眼镜固定鼻梁位置 注意:避免用没有包胶的铁线,以免铁线外露,刮伤眼或脸 (图 7) 穿上 4 条橡皮圈/绳,调整长度 (确保口罩贴面,不宜太松或太紧) (图 8)再将透明胶文件套剪开成两张胶片作用:如口罩的防水层 (图 9) 如戴眼镜者,可用夹子将胶片夹于眼镜鼻梁、及左右两边位置,尽量防止飞沬渗入; 如没有戴眼镜者,可以用钉窿机在胶片左右上角钉窿,然后穿上橡皮圈/绳,然后将胶片贴在 额头位(有窿一方在上方),然后将左右两边的橡皮圈/绳往后打结,以固定胶片位置 (图10) 如没有胶纸,可用钉书机,但紧记钉书钉平滑面向底贴面,避免刮伤手或面 (图 11) 完成图
2000年全年的消费者投诉数字较上一年16,470宗上升15%,达到18,932宗,当中10,388宗是投诉产品的个案,而8,544宗的个案是投诉服务。 消费者委员会主席陈志辉教授于今日(一月九日)的新闻简布会上指出近年来消费者的投诉持续上升,特别是服务行业。 自1996至2000年五年间,有关服务业的投诉由3,405宗上升至8,544宗,升幅为1.5倍;有关产品的投诉则由5,400宗增至10,3
消費者委員會致力維護及促進消費者權益,推動保障消費者政策及法律的制訂,加強消費者維護本身權益的能力,建立安全,公平及可持續的消費環境。
银行低结馀户口收费最新调查结果 消费者委员会调查了25间银行低结馀户收费和分层利息计算方法。 调查为小存户提供合时和详尽的资料以拣选合适的银行服务。以下是调查总结的三个重点: 第一,8间银行设有低结馀收费,结馀不足最低要求的客户须缴交月费。 银行在这方面的手法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最低结馀由$3,000至$5,000,低结馀户月费约$25至$50。一间银行规定的最低要求高达$30,000,不过这是客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过度的消费模式导致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人类最终或自食其果。近年全球各地大力推动「可持续消费」,强调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共同参与,身体力行,把「可持续」概念融入生活每个细节中,确保在满足当代人基本需要和改善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自然资源、有害物质、製造废物和污染物,危害下一代的福祉;去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全球带来公共衞生危机之馀,亦为反思消费和生产方式带来契机。香港作
全球暖化和过度提取天然资源等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议题。香港作为全球一份子亦要克尽己任,努力应对。如何推动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确保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同时,不致牺牲下一代的福祉, 成为香港未来能否继续维持宜居城市的关键。请按此浏览完整报告。 首次为港评估可持续消费状况